“如此看来,那井上诞倒也算是个人物。”
微微一顿后,老朱看向朱樉似有考究意味般,淡淡说道:“老二,依你之见,何时攻打倭国京师最好。”
“自然是宜早不宜迟。”
“待宋国公率领左军将士攻下琦玉城后,我左右两军合兵一处,一同攻打倭国京师。”
不等老朱出声,朱樉继续说道:“山形、长野、福岛三城攻城之战,倭国北朝的京师都未曾派遣援军相助。”
“想来倭国北朝的朝廷定在他们京师之中聚集大量兵士,严防死守,好应对我军攻城。”
“所以拖延愈久,倭人准备的时间越长,对我军则越是不利。”
对于朱樉的回答,老朱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过紧接着问道:“那咱明军拿下倭国京师的胜算有多大?”
“十成!”
“十成?”老朱故作意外,笑着说道:“方才你不还说倭国京师准备严密,聚集大量兵卒以备守城。”
“还未探明倭军实情,你便说有十成把握,未免有些托大了些吧。”
“启禀父皇,儿臣绝非狂妄,更无半点托大。”
朱樉神色郑重,似早已打好腹稿般,侃侃说道:“我军一胜,胜在军心。”
“自打出征倭国,我军连战连捷,纵分兵两路,却也未曾有城能抵达我军兵锋。”
“我军二胜,胜在军威!”
“百万大军投鞭断流,呼啸成风。”
“我军三胜,胜在兵强将勇。”
“百万军士个个敢战,数千将帅舍生忘命。”
“我军四胜,胜在军械。”
“铠甲、武器、战马,我军远胜倭人。还有火器之威,攻城更易。”
“我军五胜,胜在军谋。”
“父皇坐镇,几位国公将帅久经战阵,军谋无双。”
“我军有五胜,反观倭人却有五败!”
朱樉神采飞扬,继续说道:“倭朝军制,似土匪豪强,各族各自为战,各怀鬼胎,此为一败。”
“不得民心,将军欺压将士,将士欺压百姓,此为二败。”
“见山形、成野、福岛等城被我军围攻,不知唇亡齿寒,不思救援,鼠目寸光,此为三败。”
“倭国那所谓的天皇虽是其主,可幕府大将统帅全境兵马,军有二主,此为四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儿臣探查得知,饶是我军兵临城下,正欲攻城。福岛城倭军营中仍有歌姬、舞姬,供其兵卒泄欲承欢。军纪不兴,此为五败。”
“父皇,我军五胜,倭军五败。待我军抵达倭国京师,必弹指而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