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将走后,刘辩开始梳理自己手下的力量,他并不是轻敌之人,加之匈奴的机动性,若是他们不守雕阴,刘辩的兵马是很难在上郡后方将大量匈奴围歼的,所以此战必须慎之又慎。
刘辩手中的骑兵主要是赵云的一万玄武军与张辽的一万白虎军,这还是经过羌族骑兵的补充,才勉强满编的。
而其中玄武军与白虎军都是重骑兵,但由于装配的兵器不同,所以在战场上负责的任务也不同。其中玄武军除了长枪外,还装配了近身搏杀所用的大汉环首刀,他们的任务是在第一次冲阵后,将敌人的站位彻底分散。
而白虎军则是装配了两柄长矛与一面单手圆盾,这盾牌用的是木料,主要是为了抵御敌军的箭支,而刘辩先前设想的单手弩便是要装配给白虎军的。
所以相对于玄武军,白虎军更倾向于来回冲锋,打击敌人的士气,若是装备上手弩后,便能更加丰富其战术了。
盘点完骑兵之后,便是皇甫嵩指挥下的三万上洛兵,虽说是精兵,但他们平时还有军屯的任务,所以训练强度和战斗力以及崩溃率,是不能和刘辩的亲军同日而语的。
不过相比贼兵和一般的守军,他们也算得上是一支强军,这三人中有一万石枪矛兵,一万刀盾兵以及一万的弓弩手。
其中最为耗费刘辩心神去培养的便是弓弩手,虽然汉代的弩机水平不低,极大地降低了远程兵种的训练难度,但由于国力以及金属矿脉的问题,导致弩依旧无法实现大面积的覆盖。
所以这支远程部队还是以装配弓箭为主的,列阵之时,由于弩的特殊性与抛物线影响,一般是三千弩兵在前,七千弓箭手在后,两队分开指挥。
三千弩兵在刘辩的细分下,每千人为一列,三千人分为了三列,以交替装填射击的形式,极大地增加了弩兵的射击速度,可以说这也是刘辩身为现代人,为数不多能在华夏的古战场里体现出的价值。
纵观华夏历史,将战争平均一下,几乎每一年都有战事发生,如此丰富的实战经验,促使华夏诞生了许多兵书,而真实的战场也不同于刘辩在穿越前的电视中看到的那样,无脑且单一。
分析完自己手中的底牌,刘辩便将目光放到了南匈奴的部队,南匈奴虽然多为骑兵,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下马后便没有了战斗力。
其中守城最需要的弓箭手,对于南匈奴来说,几乎每个成年人都能胜任,其次南匈奴装配的草原弯刀,也堪称同时代下近身搏杀得到利器。
要说缺点,那就是南匈奴大部分普通士兵只能装配皮甲,而且由于信仰原因,南匈奴害怕打雷闪电的暴雨天气。
由于他们对于长顺天的信仰,所以导致他们觉得雷雨天便是天神在发威,而这一点便是刘辩这一后世之人能加以利用的关键点。
“夏季多雷雨,此战可定!”刘辩看着沙盘上敌我势力的分布,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上郡虽然皆是平原,但不同于西凉,此地若是降雨,地面泥泞,不利于骑兵作战才是啊。”
黄舞蝶为刘辩递上了一杯茶,缓缓问道。
“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刘辩神秘一笑,不再多言,反而是开始开始让随军的工匠准备特制的马蹄铁,那些工匠虽然有疑问,但也不敢有违刘辩的命令,立刻拿着图纸开始改造已经准备好的马蹄铁。
其实这对于军中的工匠来说并不复杂,普通的马蹄铁表面光滑,现在只需要在马蹄铁的表面钉入原形的铁钉便可以增加在泥泞土地上的抓地力了。
做完这些准备工作,刘辩还特意去了一趟军中史官休息的地方,这些史官不用上阵,但却在军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史官都是刘辩根据军中士兵的籍贯精心挑选的,入伍前他们会去太常司中集中培训汉书的内容,方便他们在闲暇时与同乡士兵讲故事。
“臣,司马孚,恭迎陛下。”
司马孚见刘辩至此,立刻跪拜相迎。
“叔达也在啊,朕刚好有事要与军中太史令交流,叔达不妨一听。”
“太史令陈群恭迎陛下。”
陈群从司马孚身后帐中走出,恭敬一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