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路大军的人,都是我给你挑选,可拉拢到东宫的武将。”
“而且中路大军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弱,除了侯君集以外,苏定方和席君买可都是既能打又能统兵的超级猛将。”
紧接着,杜荷把苏定方的身份和战绩,跟李承乾说了一遍。
听到苏定方是李靖的关门弟子,他眼神一亮。
军神的弟子,定然不是等闲之辈。
只是他心中又带着些许的疑惑:“杜荷,苏定方既然这么厉害,只是因为犯了纵兵掠夺的过错,就被父皇弃之不用了?”
“会不会是他能力不行,不足以担大任啊?”
贞观四年,李承乾才12岁左右,对朝堂征战的事关注不多。
再加上苏定方十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李承乾对他不认识,怀疑他的能力也很正常。
杜荷摇头说道:“太子殿下,李靖将军一直夸赞苏定方的军事才能,我相信李将军的眼光不会有错。”
“苏定方如今明珠蒙尘,太子如果把他重用,就会得到一个能力不逊于侯君集的大将投靠。”
“而且苏定方还正值壮年!”
如果杜荷不是知道苏定方后面的战绩,也会跟李承乾一样,怀疑他的能力。
既然杜荷都这么说,李承乾也没有继续疑问。
他微笑着点头说道:“好,就按照这个名单来吧。”
紧接着,李承乾重新拿出几张宣纸,沾上墨宝,把作战计划和将领名单,重新抄录一份。
父皇把这项任务交给他来完成,作战计划和将领名单,必须要他的亲笔手书。
更何况杜荷写的字太丑,拿过去给父皇看肯定会挨骂。
杜荷看他在认真抄写,于是站起来说道:“太子殿下,你慢慢写,我去崇文馆看看。”
“去吧。”
李承乾头也没抬,奋笔疾书抄起来。
他写的字比杜荷快多了,而且又不需要思考,仅仅过了半个时辰不到,就完完整整地抄了一份。
就连行军图都原原本本照搬进来。
“君买,安排人备轿,孤要去甘露殿面见父皇。”
“是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