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一下朱标的待遇和老朱的上心程度,其他的皇子在老朱这儿的份量,那简直就像是充话费送的。
到了这一步。
老朱的底线已明,有些事,自然就可以摊开了说了。
常升背手笑了笑:“我想做什么暂且不提。”
“侄儿想先请教,您这个问题,到底是以叔伯的身份问我。”
“还是以皇帝的身份问我?”
“二者有何分别?”
面对态度端正起来的常升,老朱谨慎的反问。
“如果您是以皇帝的身份问我,那么将来我入朝堂,我的定位就是臣子,我会恪守一个臣子的本分,帮助太子弥补短板,治政安民。”
“若一切顺利,最少也能让太子之名,媲美太宗。”
“以太子之贤,太孙之慧。”
“我大概能安稳做个三朝元老,助大明鼎盛,犹胜汉唐。”
看着老朱脸上的意动之色,常升却继续说到。
“如果您是以叔伯的身份问我。”
“那么今后的大明,侄儿必将仗着姐夫的的关系执政治国,独断专行,乃至权倾朝野。”
“甚至于,我与姐夫还有可能因为彼此政见的不同而内斗。”
“我不确定姐夫最后会变成怎样的皇帝。”
“但依照我和姐夫的姻亲,最坏最坏,我应该还能留下一条命来,举家流放到海外,当个土皇帝。”
老朱面露犹豫。
这种两难之局,按照他的性格,就该无脑选择第一个。
因为在他看来,如今的朝廷最缺的就是这种恪守本分的臣子表率了。
尤其常升还这么才华横溢。
可按照常升一贯的尿性,他几乎能够肯定后者才是对大明更好的选择。
可这要付出的代价。
偏偏就是咱重新授予常升他好不容易才集中起来的治国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