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见识少,富平当年不是见识少,他是根本就没有过见识。
再往后,孙总安排了富平入学,按照当时富平的年纪他应该是上初中了。
初中是一个最奇怪的阶段,往往小学生不会有什么歧视不和霸凌这些。
就算有也是极其个别,而且并不是很严重。
但是一旦到了初中,不好意思,歧视,霸凌,有可能他就是一部分学生所追寻的风气。
富平是孙总硬砸钱砸进学校的。
在学校里只是借读生,成绩都不算班级期末考试总合。
这样一个学生对班级来说可有可无,完全透明。
别以为光透明就完了,老师没事就给你找点活。
但干活对富平来说,觉得没二话,比起听课他更喜欢干活。
就这样富平也很勤快,几乎不用老师安排值日生了,别说扫地擦黑板这些。
他天天全班桌椅,玻璃他都给你擦的明明白白。
他是天天里外擦,整个学校教学楼,就他们班窗户玻璃是最干净的。
接下来富平受到老师的认可,同学的接受了,绝不那是小说和评书。
通常评书里会说一个人为了学武功,在山上天不亮就干活,挑水,砍柴,做饭,勤快人受到人们的习惯,一干就是三四年,大家早日接受了他,也习惯了有他的生活。
最后山门的大当家觉得这个人品性纯良,决定收入门下。
回到现实里是,你把我干的活都给干完了!
那请问我干什么去?我没活干了我吃什么!
班级里也是一样,老师再怎么瞧不上富平,在卫生这一块她不可能看不见,决不能不表扬。
但是她最后还不忘加上一些,要是真有这份心,就把学习成绩搞上去。
富平坐在下面,不但没得到表扬,最后仿佛还满心欢喜的接了一身冷水。
渐渐的,本来就内敛的富平就变得更孤僻更不爱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