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孩子们一两岁就要开始被灌输各种“规矩”。
但沈菡心疼雅利奇生在这么个环境里,并不希望她过早明白现实的残酷。
人生那么长,她能开开心心无忧无虑的日子,可能就那么几年。
等她……自己明白过来的时候,也就是天真不在的时候。
沈菡只希望能把这份天真和快乐,为雅利奇保留得久一点,再久一点。
所以她一直是亲自带女儿,不让嬷嬷们给她灌输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雅利奇对着太皇太后的时候便如民间普通的孙女对祖母一般,毫无矫饰拘束,孺慕孝敬全然发自肺腑——因为她虽然知道‘太皇太后’是在说乌库妈妈,却不明白‘太皇太后’到底代表什么。
太皇太后当然明白这一点,她也有女儿,也能理解德妃的做法。
由女及母,便可知德妃为人品性。
太皇太后有些感慨,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情分都是相互的。
养个宠物,相处的久了,都会有感情,何况是会说话,有思想的人。
她这把年纪,这份经历见识,谁对她是真心,谁对她是假意,她一眼就能看穿。
德妃对她的关心和体贴,显然都是出自本心。
不管她是因为皇上爱屋及乌,还是她天生就是这么个体贴的性格,她确实是很用心地在孝敬她,且并没什么功利的目的。
以前在宫里是不常见,太皇太后对德妃其人了解的不多,并不太明白玄烨为什么会钟情于她。
但这次在园子里一住这么久,沈菡又总是带着孩子来请安,太皇太后与她接触多了,很快就明白过来。
皇帝之所以喜欢她,大约是因为她身上有着这宫里最罕见的一份‘真’。
太皇太后:“哎,说起来也不怨皇帝喜欢,德妃这性情在宫里是少见得很。”
几乎没有。
紫禁城是个大戏台。
人人都戴着一张假面,在台上扮演自己的角色,盼望着哪一天能成‘角儿’。
该怎么说话,怎么办事,就连笑和哭那都是拢在章程里头的。
——德妃却不像个‘角儿’。
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是她自己,全无矫饰。
太皇太后心中一叹,怨不得皇帝被迷住了。
一个皇帝打小儿从没见过的稀世珍宝,突然变成个人跑到他眼前了,他能不稀罕吗?
而现在,他既然把这求了小半辈子都没找见的宝贝给攥到手心里了,那估计……就再也不会放手了。
——
清溪书屋。
玄烨歇过晌,又杀回九经三事殿继续和折子相爱相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