嵬名安惠道:“微臣和完颜宗磐取得了联系,金国将领对中原的军队很是忌惮,恐怕帮不上什么忙。”
“唉,那就只能靠咱们自己了!”
……
西夏突然征兵的情报,经由段景住麾下的谍报系统,呈递给了大梁帝国皇帝王小飞。
看来李乾顺不仅仅是害怕了,他还采取了进一步的行动。
灭国之战就是如此,双方都需要竭尽全力,才能避免亡国灭种的命运。
李乾顺心里紧张,王小飞这边也不轻松。
但总体来说,还是比李乾顺要强很多的。
首先是人口数量,虽然经历了北宋末年的大动乱,但还是保有了八千多万的人口规模,是西夏国的近30倍之多。
是的,西夏国满打满算,只有两百多万,不超过三百万的人口。
如果王小飞愿意的话,他完全能再拉出一支队伍出来,但那样做的话耗费太甚,而且没有必要。
再来看经济,得益于统一战争的丰富缴获,加上山东、河北等地农业的大发展,沿海地区渔业的大发展,梁国在建国之初,经济基础就很不错。
如今六年的时光过去了,随着四川、吕宋、棉兰等地相继纳入梁国的管辖范围,梁国的经济总量更上层楼,老百姓已经彻底告别了北宋末年那种兵荒马乱的生活,现在国家最穷的地方,至少已经能吃上高粱米了,不至于吃了上顿没下顿。
所以说,同样是皇帝,王小飞的担子要比李乾顺轻得多。
所以王小飞才有翘班的资格,而他老李就没有,必须每天苦哈哈的干活,才能有一战之力。
……
大梁帝国南部,琼州岛。
岛上的海军设施已经日趋完善,刘梦龙和阮小七他们也不用出海去抓人干活了,现在主要是组织军民在岛上开荒种粮,进行战略储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于抓来的对岸俘虏,只要肯干活的,刘元帅也予以他们和大梁百姓同等的待遇,工钱足额发放,久而久之,这些俘虏也逐渐适应了新的生存环境。
书吏们的汉化教育一直都在展开,不过文化的交流向来都是双向的,俘虏们学会汉语之后,便使用汉语和大梁军民进行交流,将自己原来环境中的人文风貌,介绍给了中原来的百姓。
通过这些俘虏们的讲述,刘梦龙终于了解到,自己在数年之后的作战对象,暹罗国和安南国,实际上是三个国家,分别是大越国、占城国,以及吴哥王朝。
这三个国家之中,吴哥王朝和大越国较为强悍,而占城国则较为弱小,经常被旁边的两个国家欺负。
一个小小的半岛,居然也上演着汉末三国的戏码。
可见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刘梦龙抓获的数万俘虏中,一半是来自大越国的国民,这些人受到华夏文明的影响较深,一般是不信仰宗教的。而另一边婆罗门,则来自占城国,主要信奉婆罗门教。
吴哥王朝离海较远,与刘梦龙的军队还未接触,这个国家则主要信奉佛教,军队数量有二十余万。
而刘梦龙手中的海军只有七万,如果跟吴哥王朝碰上,说不定要糟。
所以刘元帅只好老老实实在岛上待着,静待数年之后从济州府发来的出征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