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西洋乐队背景比民族乐队深厚了很多。
民族乐器的学生们虽然技艺精湛,但在这场竞争中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不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时正好一个对民族音乐研究很深的教授路过这里。
在教授的帮助下,民族乐器的学生们获得了一次特殊的机会,他们可以在学校的其他场地进行排练。
这个小小的转折,让他们重新燃起了对音乐的热情。
虽然争夺排练室的结果并未改变,但民族乐器的学生们明白,现在社会有点崇洋媚外,学习西洋乐器的人远远多于民族乐器。
这不是他们能改变的,杨林宿舍的几个哥们儿也是满脸愤慨。
在民族乐器队转身的时候,对面一个拿着大提琴的女学生扬起下巴对众人说道:
“真是一些土包子,要学就学西洋乐。现在谁还听民族乐器。”
这话一出,民族乐器队的人都脸露愤怒神色,但是他们无法反驳。
杨林宿舍的几人,为了躲清闲,加入民族乐器社,没想到遇到这一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二李平安脸色难看的说道:
“我们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你们那是你们洋大人传给你们的,不要和我们相比,你们不配!”
老五何震也在一边接口道:
“你捧你们洋爹的臭脚,贬低我们老祖宗的乐器,你还捧出自豪感来了。呸!”
对面西洋乐器社社长范书峰走了出来。
“我们这是海纳百川学习别人好的。不要上升到国家的程度。”
两伙人不欢而散。
回去的路上,民族乐器社也是愤愤不平。
老五拨通了杨林的电话,把今天的事跟他讲了一遍,发了一通牢骚。
杨林这边正在整理着,摩旅需要携带的装备物资,所以手机放在桌上开的免提。
众人一听,也是愤愤不平。唐国强、安然、安欣都是红三代家族。
几人从小的爱国教育,让他们听到这个话,心里很是不平。不过他们也没什么办法。
“不知道你们听没听过这么一句话,没有二胡拉不哭的人,没有唢呐送不走的魂。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初来人世兴冲冲,唢呐一吹全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