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们一惊一乍的,怎么做的官儿,多大点事儿啊!”
“水至清则无鱼,太干净了也太过理想化,那基本不存在,所以官家肯定有他的考量,只是单纯被牵连却没有作恶的该用还是得用。”
“不过水要太污了那就会变成臭水沟,所以那些个掌权的,一定要经得住推敲,有问题必须拿下,这样才能保持水体的自净。”
范仲淹揉了揉眼睛没有说话,赵祯则是一脸的尴尬。
但细想想,柴揆所言确实乃箴谏之言。
特别是他关于水至清则无鱼的言论更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是啊,牵涉太广只会搞的人心惶惶,但不搞也不行,有些人太过分,那怎么办,就专门搞过分的啊!
二人半天都没说话,内心只觉得震撼,
如此言论竟然能出自一个十八岁青年的悠悠之口,太过神奇了!
范仲淹活了大半辈子自问都没他看的通透。
“你竟然有如此见地!若入朝为官,前途无量!”范仲淹忍不住赞叹。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见解,万一官家要是非要扩大化全都把丫砍了可不要来找我啊!毕竟整天面对这些个朝臣他可能早烦了,一时兴起也犹未可知,纵观历史,夷三族这种事又不是没有过。”
“另外,我可不想当什么官,太烦!”
就这一句,又把赵祯和范仲淹拉回了现实。
他们的表情要多精彩有多精彩,要多复杂有多复杂。
他仿佛说了很多,又仿佛什么也没说。
一句可能会“夷三族”,又成功把球踢回了原位。
“对了,你们的事儿问完了,现在我要说说我的事儿了。”柴揆再次问道。
“何事?”
“朱老,你不是入股我的粮店了嘛?”
范仲淹扭头看了下赵祯,后者是疑惑和不满,他尴尬地笑了笑说道:“是,你提这事儿干嘛?”
柴揆没有回答,而是看向赵祯,“我现在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想法,是一个大买卖,如果想成事,得需要你们二位的帮助。”
大买卖?
赵祯还记得上次他说大买卖的时候,可是加工食盐,那这次呢?
不会又整出啥幺蛾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