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双手还是维持着半抱拳的姿势敞开于胸前。
大庆殿内一时寂静无声,这让刚才急得跳脚的四五个翰林学士显得无比突兀。
最为迂腐的不过是他们了,仗着“之乎者也”读多了,誓要维护孔孟正统。
实则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盛世还行,乱世他们一定最先投敌。
毕竟,对某些人来说,儒学正统之重要性甚于气节!
譬如孔子后人世袭“衍圣公”封号,在国破家亡后,其家族成员仍为了谁是“衍圣公”的正统继承者而争得不可开交。
在南宋朝廷南迁,金人入主中原之后,甚至还出现了宋、金、元三宗并立的局面,说来也可笑,讲究忠义的儒学正统除了第五十二世嫡孙孔洙外,其余皆欣然接受金、元之册封。
为的只是家族的延续罢了。
当然,儒家学派里也不乏有志之士,被后世清廷乾隆皇帝官方认证的大汉奸洪承畴,就被全国儒生骂了个头破血流。
传说归传说,能被立传写进《贰臣传》的才算被官方盖了戳。
知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也算是儒家做出的一大贡献吧。
在看回北宋朝廷,如今大庆殿之上,局势已然明朗。
宰相吕夷简发话:“陛下,前朝玄宗皇帝令人治蝗,收效显著,并非没有先例。”
“臣建议,我等也应效法前人,灭杀蝗虫,还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
“陛下,吕相所言极是,小小蝗虫若放任不管,恐成大祸!”
“李相,祸事已成,还能有什么祸?放任自流,其自会散去。”
酸儒集团仍在做着最后的抵抗。
李迪头也没回,目视前方淡然道:“岂不知前朝的黄巢之乱?”
“郑畋在《讨贼巢檄》中写道:近岁螟蝗作害,旱暵延灾,因令无赖之徒,遽起乱常。虽加讨逐,犹肆猖狂。”
“王大人,还能说蝗灾不会招致更大的灾祸?”
“……”
农民起义!
没有粮食吃了还不起义更待何时?
这是百官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李迪这句话一说来,还想做抵抗的官员全都哑口无言。
“众卿家既然再无异议,那就按吕相和李相说的办吧。”
“退朝!”
……
赵祯走了以后,群臣开始窃窃私语。
真邪门了嘿!
大灾年年有,今年特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