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将分账电影的数量增加到20部,分账比例是13%,协议有效期为10年。
……
在这个时空,由于杨叶的乱入,由于他所做的特殊贡献,中影已经在1986年取消统购统销,改为分账制度。
中国大陆每年向香港引进二十部电影,其中十个名额给白杨影业,十个名额给银都机构。
杨叶早早拿到了中国大陆电影市场的入场券,每年都会在内地创造近十亿人民币的票房成绩。
而内地的八大电影制片厂日子也比原时空好过不少。
这使得中国大陆的电影市场不仅没有像原时空那样疯狂滑落,反而顶着录像厅的影响,略有增长。
1991年,内地电影市场增加到了28亿人民币的规模。
这点钱对于好莱坞来说虽然并不多,但亮眼的增长速度还是吸引了好莱坞的目光。
毕竟中国有着11亿人口,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前途无可限量,他们也想进来分一杯羹。
对于杨叶而言,他并不抗拒好莱坞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哪怕这意味着白杨影业要跟好莱坞正面竞争。
至于中国大陆,杨叶揣摩着,他们其实也希望放头鲶鱼出来搅局,避免香港电影一家独大。
所以说,就算杨叶不出面,好莱坞还是会和中国大陆谈成这笔生意的。
宏观上来说,全球文化交流日趋繁荣,把好莱坞挡在门外,华语电影是好不了的。
在杨叶看来,有竞争才会有进步。
况且,由于联美影业的存在,杨叶本身就是好莱坞的一份子,他是不能违背好莱坞的利益的。
原时空中国加入wto后,好莱坞无所忌惮的冲击着中国的电影市场。
那么,好莱坞究竟是拯救了中国电影业,还是损害了中国电影业呢?
事实证明,中国电影在竞争中前进,在当时的背景下,一直拍文艺片的张一谋开始进入市场,推出了商业气息浓厚的《英雄。
《英雄学习好莱坞的商业操作模式,从投资、制作到发行、推广都严格的执行,全球豪取1。7亿美元票房,大获成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国导演开始争相模仿和学习好莱坞,就连叙事方式和戏剧冲突模式也向好莱坞靠拢,还由此诞生了很多不中不西的玩意儿。
比如凯子哥的《无极,张倾城实际上就是希腊神话中的美女海伦。再比如缝小肛的《夜宴,直接套用《哈姆莱特。
但一路艰难前行,也终究诞生了《流浪地球这样中国独有的科幻大片,在和好莱坞正面硬撼中,牢牢地守住了国内的电影市场。
……
杨叶一行来到mpaa的总部,八大公司的总裁们已经先到了。
八大公司最初都是犹太人建立的,不过最近几年,八大公司频繁易手。
米高梅被拉斯维加斯的资本家柯克·克科里安收购,联美被杨叶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