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临摹的箭书,康和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
他对自己的手下很有信心,不觉得他们会平白无故的投敌。见钱伯明面无表情,并没有对此事定性,当即拱手道:“总督大人明鉴,此事颇有蹊跷。卑职怀疑是贼人使得诡计,故意让我等疑神疑鬼,乱我军心士气,甚至做出自毁城墙、以至于亲者痛仇者快之举。”
钱伯明也是这么担心的。
若这箭书是别人送来,他一定不会如此大动干戈,而是先暗暗调查,有了足够证据再叫人来。但是,这箭书是护军将军楚安略亲自从太平匪军的中军帐中亲自偷来的,可信度自然不同。
武安城内,任何人都有可能投贼,但惟独八大门阀的楚家不会。
这一点,钱伯明笃信无疑。
正因此楚家的特殊身份,再加上对楚安略的能力有了解,他才倾向于这信是真的。见康和反驳,钱伯明问道:“若贼人真想使诡计栽赃,为何不直接写明对象?你看这封信,从头到尾连一个人名都没提,显然写信人有刻意掩饰身份。本督倒是觉得,这箭书可信度很高!”
“这……”
康和哑然,一时间不知该怎么回答。
钱伯明的反问,的确不无道理。若是想栽赃,起码也要有个栽赃对象吧。贼人就这么有信心,就凭这么一副没头没尾的箭书,官府这边就能查出究竟谁是内鬼?
就算的确能办到,也必然需要大量时间,情理上说不通。
总督府的卫队长、钱伯明的娘家人钱益,看法倒是简单得多:“卑职的意思是,别管这信是真的假的,先设法把可能的写信人查出来再说。这信上虽然没署名,但线索还是有一些的。”
“届时大军急攻南城,守军吃紧,必调其他城墙官军协防,我等趁机反戈。”
这一句话,证明写信人并非现在位于南城墙的官军。
“城破之后,某别无所求,但求张家家主项上人头,以祭家妹在天之灵……”
武安姓张的很多,但真正意义的世家张家只有一个。
几人逐字逐句的讨论一番,很快得到了一个大致的搜查范围:写信人极有可能是军官,而且这两天又不在南城墙上,还因为死掉的妹妹跟张家有仇……
武安城中,现在至少两个警备旅团,足有八千人。就算只查军官,难度也不小,而且还会引发不小的动荡。邱文德眼珠一转,想到了一个法子:叫张家派人过来帮忙。
这件事,明显跟张家有关系。
外人不知,他们自己肯定知道内幕!
钱伯明正有此意,闻言立即派人赶往了武安张家。
顷刻之后,张家现任家主的大公子张尚德乘马车赶了过来。看完了这封箭书,他稍稍回忆片刻,似乎想到了目标,脸色骤变,顿时跺脚骂道:“好狗贼!居然包藏祸心,意图报复我张家!”
“此人是谁?”
包括总督钱伯明在内,钱益、邱文德和康和等人,神色全都凝重起来。
如果说,先前他们还将信将疑,看了张尚德这表现,几人立即意识到这箭书中的隐情极有可能是真的。
康和的脸上,立即就布满了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