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今日这宗门公然发动叛变,占据了北方重镇。
消息传来,让他们顿时炸开了锅。
一位大臣愤然道:“太平宗门仗着地利人和,公然与我朝为敌,必须立即派兵镇压!”
“不可。”吏部尚书张千摇头说道:“此宗门实力强大,又有大阵相助。如今陛下还在闭关当中,强攻恐损兵折将,需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他们都已经占城为王了!”大臣怒目而视。
“那也不能贸然行事。”兵部尚书于和正说道:“当务之急是摸清他们的底细,找到破阵之法。”
“哼,找破阵之法?于大人话说的倒是轻巧,不如告诉我怎么找?”大臣冷笑。
丞相府中,中书右丞萧伯龄与中书左丞李俚两人相识一眼,眉头紧锁。
他们都深知此事非同小可。
这家宗门一旦彻底倒向叛逆之路,将对魏国的北方的稳定造成很大的影响。
吏部尚书张千叹息道:“可惜魏武卒的兵符在陛下的手中,不然的话,就可以调动魏武卒,哪怕太平宗再强大也绝不是魏武卒的对手。”
李俚脸色板着脸说道:“张大人还是慎言,魏武卒乃是陛下之军,现在不少都在正一门的山门中修炼。我等臣子染指陛下手上的兵权,着实是些不妥的。”
见李俚反驳自己,张千冷哼一声,没有给李俚好脸色。
现在李俚仗着赵弘明,在魏国大行改革之事,得罪了不少人。
朝堂上的诸多臣子或多或少都还是影响到了一些。
在座的都是在官场中多年,不难猜出这是赵弘明的意思。
但是,他们为人臣子自然不敢对赵弘明发表意见。
李俚自然就是他们集火的对象。
一直没有说话的陈谋开口道:“此事关乎国家安危,不是我们在这里逞口舌之快所能决定。最好的办法,还是让陛下召集朝堂大臣,共同商议对策,由陛下定夺最好。”
“可陛下迟迟不出关,我们又有何办法?”
“报!陛下在乾清宫召集诸位大人去商讨国事。”
众臣闻言,纷纷起身,面面相觑。
真是说什么来什么啊。
他们刚提及赵弘明,赵弘明就要召唤他们。
得到召令的诸多臣子急忙躬身领命:“臣等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