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朝廷和敌人交战,舰船不足的时候,可以征调商船,用于运输甚至上阵。”
“武装商船的水手,也都划入预备役,有在遇到战争时服役的责任。”
“海军的水手、水兵将来退役后,海军部也要介绍他们加入武装商船,加强对这些商船的管理。”
这是寓兵于民的举措,袁可立听到之后,赞同道:
“此策堪称极妙!”
“海军不必在平时的时候,养着许多运输船。”
俞咨皋等人,同样也赞同这个举措。
就这样,海军部又多了一个武装商船管理的责任。
朱由检在海军部设立动员司,专门负责海军预备人员的培养和动员。
对于预备役船舶,他打算设立船级社管理:
“海军舰船研究所,要制定各种舰船的标准,对一百吨以上的海船定级。”
“所有一百吨以上的海船,在制造时都要遵守一定的规范,方便海军征用时,统一进行管理。”
“船级社在海船建造时就要派验船师监造,并且在建成后对船体状况、所备帆锚等进行评级。”
“对符合标准的舰船,发放船级证书。同时还要统计各种船舶的损伤状况,方便保险公司确定保险费。”
“普通的海船型号可以适当放开点,只规定帆、锚等标准件,确定基本的操作标准。”
“但是武装商船,必须按舰船研究所给出的设计图,在设计图上修改。”
“海商使用过程中,可提出对武装商船的建议,用于改进海军运输舰和舰船。”
这是拿海商做小白鼠,用他们的使用经验,促进海军舰船改进。
同时和保险公司对接,以便将来取消保险公司的征税职责后,让他们真正开展保险业务。
群臣听得大多不太明白,但是他们现在也有经验了。对于不明白的事情,仔细记下来就行了。当今皇帝不会因为这点,就认为他们太笨。
可以说,朱由检和群臣都在相互适应,相互都多了很多耐心。
朱由检讲了武装商船后,又谈起了战舰,他首先确定的是近海船只,也就是大明现在使用的各种战船:
“蜈蚣船这类的桨帆船还要继续制造,要方便近海航行,还能用于内河。”
“大凌河、辽河、豆满江、黑龙江等河流夏季通航的时候,海军要有船只能进去。”
“基于桨帆船制造的运粮船、运兵船也要有自保能力,方便运送补给。”
“这类船只,主要让天津和南京那边的造船厂造。”
“还有,允许海商通关的时候,用木料缴纳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