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商业机构,东印度公司几乎没有国家间交往的概念,一直是凭借实力,在南洋攻城略地。
为了独霸在南洋的贸易,他们和西班牙人打仗、入侵葡萄牙人掌握的香山澳、屠杀和土著勾结的英格兰人,甚至与大明战争。
这些人即使知道大明是个强国,也没有丝毫惧怕。因为大明的战船,只能在近海威胁他们。
在这种态度之下,李国助派去的使者遭遇可想而知。时任东印度总督科恩,狠狠羞辱了他们。
这个奉行种族灭绝、在南洋数次大屠杀的东印度总督,不认为大明有在南洋调解争端的实力,认为他们与马打蓝王国的纠纷,不需要大明调解。
李国助大为恼怒,找到南洋总督、也就是以前负责协调南洋开拓的南洋巡抚,提议道:
“荷兰人不可理喻,大明要掌控南洋,必须把他们驱逐出去。”
“大明应应支持马打蓝和万丹,让他们围攻荷兰人。”
郭尚友此时还留在东宁,正在烦恼如何向满剌加迁移。
皇帝在朝堂上的决策简单,但是落实起来,却让人非常为难。
不说其他,南洋诸卫需要的移民就不够。冬季走驿道迁移去沧州的灾民,远非秋季可比。
这不仅是朝廷没有组织,还因为冬季寒冷,不适合灾民迁徙——
强行迁徙的话,他们在路上会冻饿而死。很多自发迁徙的灾民根本就没有抵达沧州,就死在了路上。
所以南洋诸卫需要的五万户,沧州移民营暂时是凑不出来的。只能在明年温暖的时候,再组织灾民迁徙。
但是南洋这边风暴频繁,夏秋季节经常出现台风,移民的危险非常大,远远高过向东宁移民。
根据郭尚友所知,今年向东宁移民的船只,就有一些遇到风浪损毁。
幸而大明在沿海建立了很多补给站和停靠点,大部份船只在风浪来临的时候,都躲避了起来。
但是南洋就不一样了,大明不可能设立很多的停靠点,在南洋航行的危险,远远高于近海。
所以他根本不敢在夏秋季节组织移民,认为冬季和春季,更适合灾民迁徙。
但是冬春季节,北方又非常冷。处于内地的灾民,无法迁移到沿海的移民营。
所以他正在烦恼,如果凑出五万户,在这个冬天迁过去。
五万户移民需要的船只,也需要他操心。
这些考虑,让郭尚友接见了李国助。他知道这个李旦的儿子,在南洋非常有实力。
南洋总督府将来迁徙的时候,少不得此人助力。
听到李国助的建议,郭尚友不明所以,询问道:
“爪哇岛是怎么回事?”
“马打蓝和万丹并非大明藩属,为何要支持他们?”
李国助把自己派人过去的事情说了一遍,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