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贞运惊得目瞪口呆,知道林丹汗为何在这点上计较。如果答应了这个要求,以后顺礼王一系,就会像秦王系、晋王系那样,拥有十几个郡王,这对朝廷来说,是极大的负担。
而且王爵泛滥,对大明统治草原也不是一件好事,会影响到公爵等爵位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孔贞运对此绝不敢答应,也不觉得皇帝会同意。
后背急得出汗,孔贞运向林丹汗道:
“大王的册封诏书已经写好,我这个使者是无权修改的。”
“不如大王先接受诏书,再和朝廷商讨名号。”
“陛下很重视大王,应该会同意的。”
林丹汗有些犹豫,知道一旦接受册封,事情就不好改了。侯保山看出他的顾虑,和孔贞运商议之后,取出“绳愆纠缪”银章,告知林丹汗可以通过银章密奏,和皇帝直接通信。有什么要提的要求,都可以写在书信里。
这让林丹汗感觉受到重视,觉得大明皇帝会认可自己要求。而且有了银章密奏后,自己能威慑大明官员、不被他们随意欺骗。否则自己会告诉大明皇帝,让皇帝处罚他们。
所以他思考之后,决定道:
“要求我会写在书信里,但是在新诏书和玉印到来前,我不会献上玉玺。”
“想要我的玉玺,要拿亲王玉印来换。”
孔贞运无权决定,只能表示同意,同时他也说道:
“只要大王接受诏书,今年的爵禄就能发给大王。”
“贸易配额如果用不完,也可以顺延到明年。”
林丹汗点了点头,觉得拿到市赏最重要,按孔贞运的要求,接受了顺礼王诏书。
如此一来,封贡的事情算是基本定下来了,孔贞运急忙派出信使,向出使顺义王部的恭顺侯报信,调停两部争端。
同时派官员和侯保山等人回京,带着林丹汗的书信,请示大明皇帝。
《明史》:
阐化王者,乌斯藏僧也。……
成祖嗣位,遣僧智光往赐。永乐元年遣使入贡。四年封为灌顶国师阐化王,赐螭纽玉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