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船小的可以称为巡逻舰,主要用于近海。”
“大的可称为护卫舰,能跟随主力舰远航。”
“同时,因为主力舰启动不便、造价高昂,护卫舰还要发挥带刀护卫的作用,必要的时候顶上去。”
“商船需要护航的时候,也可以使用护卫舰。”
这個想法很好,却有些难以实现,俞咨皋道:
“小船不耐风浪,而且装的东西少,恐怕难以远航。”
“臣以为远洋船只,还是要造大船。”
朱由检皱眉想了一下,说道:
“风浪的事情可以让有经验的航海人员加强预测,并且让设计师设计更好的船型。”
“补给的事情,可以给舰船加装一个滑道,在两艘船只靠近的时候,可以通过滑道和吊网,补给一些物资。”
“舰船研究所要制定标准的货箱和包裹,方便用滑道输送,也方便码头工人装卸。”
这是他参考后世的集装箱,所提出的要求。
虽然现在还没有机械装卸设备,但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要尽量采用标准货箱和包裹,便于装卸和存放。
想到这里,朱由检还想起了之前为大明学子设计的拉杆包,以及为旅行的人设计的拉杆箱,认为对一些非常重的货箱,可以加上轮子。
或者制造两轮、四轮拉杆车和推车,用于货物运输。
这些东西,他都绘出草图,打算在会议之后,让内府监工匠建造。
甚至,他还打算成立皇家船舶集团,推广这些东西。同时给三大船舶集团做榜样,教他们应该怎样做。
群臣见皇帝插手的东西越来越细,对此都很无奈。
他们虽然有些适应了当今皇帝的做派,但是对皇帝手把手的教导,还是感觉不快——
似乎皇帝觉得他们没有能力做好似的,只能事无巨细安排。
朱由检对此其实也很无奈,如果有条件的话,他是不想插手这些小事的。
无奈这一年多的经验表明,他只有安排得越细,事情进展得才会越快,达到他的要求。
所以他就只能自己受点累,把这些大臣当成小学生指点。
安排完了这些,朱由检终于提到了最重要的战舰,下令道:
“以盖伦船为基础设计的远洋战舰,以后就定名为巡洋舰。”
“可以根据吨位和火炮,划分三个等级。”
“朕的建议是,一千吨左右、装备八九十门火炮的战舰,可以称为一等巡洋舰,以数字1开头,三位数字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