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皇帝对他掌管的盐政总署不满,他只能道:
“两淮为盐政要地,臣请起复袁世振,重设两淮盐法道。”
朱由检点头应许,说道:
“既然袁世振在两淮干得好,就让他官复原职,担任盐法道臣。”
“以后两淮征到的盐税,直接解送户部。”
“每年一百多万两盐税,能不能补上军费缺口?”
毕自严算了一下,回应道:
“若是明年陕西之外没有大灾,能征收到的辽饷预计在四百五十万左右。”
“加上两淮盐税收入,距离六百万两军费大约相差五十万两。”
“臣请在两浙、福建、山东、长芦等地,同样实行纲法。”
这是见挡不住袁世振的起复,就变成他的支持者。打算多安排些官员,一同实行纲法。
不过朱由检对其他人并不信任,否则袁世振被弹劾走后,纲法就不会无影无踪了。
他在考虑之后,下令道:
“给袁世振加南京户部侍郎衔,负责东南盐政。”
“按照他之前在两淮实行的纲法,在南方征收盐税。”
“至于北方的山东、长芦等地,实行另一套办法。”
道出这个决定,朱由检参考后世的食盐专营办法,继续道:
“朕打算由盐政总署成立盐业集团,设立分公司生产和贩卖。”
“贩卖的分公司可以由勋贵、世官和依法纳税的富豪入股,取得相应的专营权。”
“负责生产的分公司要摸索完善晒盐法,降低生产成本,不限数量地大批量贩卖食盐。”
“把盐税直接加在盐上,从源头征收盐税。”
这个措施,让群臣听得一惊,继而又有些兴奋。
因为皇帝的做法,明显是要给勋贵、世官和地方富豪分享利益。
以往由盐商把持的盐业,可以由他们参与。
而且这种做法成功后,整个大明的盐业,都会由盐政总署成立的盐业集团,以及下属公司控制。
朝廷对盐业的控制,将会无限上升。盐商能起到的作用,将会微乎其微。
户部的官员,自然十分支持这一点。因为盐税的征收独立在负责征税的太府寺之外,是户部能直接掌控的最大税收来源。
盐政总署对盐业的控制力越强,盐政总署的职务就越是肥差。
枢密院的官员,同样十分乐见。因为皇帝明确提到,盐税要作为军费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