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机器声响个不停,一百多个员工忙忙碌碌,一切顺利进行。
史少华陪着于海生,在工地检查施工情况。
于海生首先来到住院部大楼施工现场,只见楼层已经盖到十三层,从下面往上望,甚是壮观。
“住院部大楼盖得不错,少华,材料方面,有什么问题?”
听了于海生的话,史少华急忙回答:“没问题,林鹤翔负责住院部大楼的施工,到现在为止,没有出现材料断供情况。”
于海生:“盖这样的高楼,必须一鼓作气,如果中断施工,会影响施工质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停顿了一下,于海生问史少华资金方面有什么困难,史少华说没有多少困难。有时资金接不上时,他会想办法垫资。
史少华哪有多少钱接盘?所有的施工费用,都是于海生处理的。
也就是说,史少华只是一个管理人员,不需要在项目上投一分钱。
于海生对史少华掏腰包搞基建的做法,很是满意。
这不是减轻于海生的负担吗?
找到史少华这样的项目经理,会省不少心。
吃建筑饭的人都知道,做这行除了需要资金,也需要人脉,需要建筑技术,三者缺一不可。
资金、人员、技术,构成了建筑业的主要方面。
施工完成后的售楼工作,相对变得轻松。
只要报好价,进行竞拍,不愁卖不出去。
房地产的水,要说有多深就有多深。
不知多少人赚得盆满钵满,也不知有多少人亏本,甚至倾家荡产。
建筑这碗饭,不好吃啊,那是泥饭碗。
不像在体制内的,每月拿固定的工资,旱涝保丰收。
很难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哪个更有价值?
有人说体力劳动人辛苦,收入不应该低,甚至应该超过脑边劳动。
有人说脑力劳动更辛苦,是国家的高级人才,而体力劳动,充其量,是草根干的事。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古代早就有人总结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区别,认为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吃香。
放到现在,脑力劳动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知识经济大行其道。
而体力劳动,曾经作为主要的劳动方式,渐渐成了脑力劳动的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