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8章
刘廌脱口说道:“而且这部分人还可以传授经史典籍,长此以往的下去,倭国的百姓学的都是咱们中原的礼仪,与咱们就血浓于水了。”
听得宋慎与刘廌的话,朱雄英笑道:“你们这是准备文化渗透呀。”
“文化渗透倒是不至于,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以后,倭国百姓依旧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大多数百姓都是食不果腹,除了每天去海里捕鱼获得一些食物来源,在要不就是去山上采摘野菜果腹,生活勉强过得去,但是属下总觉得他们的生活太过单调了。”
朱雄英叹了一口气说道:“的确是有些单调了,必须要尽可能的提高倭国百姓的生活水平了。”
话落下以后,朱雄英继续说道:“这样吧,你们两人合计一番,给皇爷爷去一封书信,让朝廷征召一些识字的先生,只要是通过咱们的考核成功担任县令或者教书先生的,一年俸禄至少在五百两,至于其他福利也有应有尽有的。”
宋慎轻轻点头以后说道:“如今已是四月底了,估摸着朝廷招募识字先生,再派往这边的话,就到了寒冬腊月了。”
“无妨,无妨,只要在年底前到来也是可以的,到时候咱们应该就拿下倭国全境了,刚好就可以部署这件事情了。”
有些事情还是要提前部署的,朱雄英的想法是彻底的改造倭国,让倭国真正的融入中原文化。
当然了,朱雄英要做的还有彻底的扼杀掉倭国流传千年以来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让倭国的后代们以学习中原儒家经典为傲,给予读书人应有的尊重和优抚,只要是读书人有各种各样的待遇以后,那么倭国百姓会争先恐后的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去学习中原的文化。
这就是文化渗透的作用了,长此以往的下去,倭国人自然会以是大明人为荣,会以是读书人为荣。
人的天性就是如此,当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比自己高一等的时候,自然会心生羡慕和嫉妒。
中原文化和礼仪渗透的时间越久,倭国人就会彻底的忘记先辈们的一些事情,当然了朱雄英要做的还有修改倭国的历史,把那些倭国自誉为抵抗大明的英雄改为入侵中原的罪人,这样倭国就没有英雄了,随后就是书写大明的繁荣昌盛和中原源远流长的历史人物了。
当然了,朱雄英要重点叙述的自然是父慈子孝和忠君爱国的形象,对于陈胜吴光等这些起义造反的人物,自然是不会提及半点。
倭国人擅长于做别人的犬,千百年以后就是这样,如今朱雄英只不过是提前作了这件事情,不同的是这次犬主人成为了大明。
洪武十三年五月初的时候,平安,许司马,马关与德川太古等人整激烈的攻打城池的时候,洪武大帝已然收到了来自于朱雄英的书信。
将书信看完以后,洪武大帝交给了朱标轻声说道:“最近咱忙着种植土豆,玉米和番薯,招募识字先生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朱标将书信看完以后,脱口说道:“为何没有提及招募的人数?”
“估摸着是越多越好吧,这臭小子的心思咱还是明白的,估摸着他是想让这些识字先生去治理县城,另外就是开办私塾传授中原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