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就会钻出另一个窟窿来。”
“陛下不是要精简吗?”
“那他们就给你精简到底,或是只精简几个关键之处。”
”譬如,山东大旱,饿孚千里,各府饿死万余人,请求朝廷拨款赈灾。”
“陛下乍一看见这个奏报,先是看见饿孚千里,随后看见各府总共只饿死万余人,心中应当是庆幸的。”
“可是,如果是各府各饿死万人呢?”
“行文内容不都一样吗?”
“万人具体是多少?”
“九千余也是万余人,一万九千余也是万余人。”
“随后,陛下令他们紧急调用常平仓粮食赈灾。”
“他们给陛下回了急奏,说调动了粮食十万石余。”
“陛下不若猜猜,这是调拨了十万石粮,还是十三万石粮,亦或是十九万九千九百石粮呢?”
老朱忍不住的磨了磨牙,虽然只是推演,但常升所说,着实太像是他能做出来的事,而且事后他大概还不会追究,甚至对赈灾有方的主官下旨嘉奖。
以至于他不自觉的代入被蒙蔽的角色。
火由心生。
这帮坏心肠的读书人,果然从根上就烂透了。
“别扯这么选,你只要告诉咱,若是润物细无声该怎么做就行了。”
虽然被打断了嘴炮有点不爽。
但大庭广众,不能不给老朱面子。
“若是润物细无声,首先就得知道茹太素之流最在意的是什么了。”
“名声?”
朱标适时捧哏。
“对,既然他在乎名声,并以万言书为傲,咱何不如选状元一般,每日给这些奏书排个名呢?”
“每日通政使司将各省和六部五寺奏书和预案送来,等陛下披阅后,隔日再由六部五寺和各省从通政使司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