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如涡旋,在名为意识的漏斗中,一股脑地注入。
这显然不是他的记忆,而是原主的。
原主也叫顾至,颍川郡阳城人,生于熹平元年。
这个世界是他曾经看过的一本三国同人小说,名为《大魏枭雄志》。一个以曹魏群像为主角,权谋与争霸并重的故事。
原主“顾至”,不过是开篇死在曹操手下的一个路人甲。
说是路人甲,倒也不尽然。在小说中,原主的哥哥顾彦曾是曹操早期极其器重的谋士。只因为中间横亘着原主的人命,顾彦中途背叛了曹操,投入袁绍等人的阵营,成为全文给曹操添堵的第一人。
至于原主为什么会被曹操杀死,这就要从刚刚的混战讲起——
初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90年,十多路诸侯征讨董卓,却在酸枣滞军不前。
曹操自己带了一路士兵,西进征讨董卓,却在荥阳惨败,败给了董卓帐下的猛将徐荣。
这场战役让曹操元气大伤,手下兵将死伤众多,只好去扬州募兵。
曹操在扬州刺史陈温和丹阳太守周昕手下拿到了“赞助费”,获得了四千多个士兵。
还没捂热,还没来得及高兴。
半路上,士兵们集体背叛,跑了。
根据《魏书》记载,曹操在半夜被人烧了营帐,气急之下,“手剑杀数十人”。
而在小说《大魏枭雄志》中,这个被杀掉的“数十人”,当中就有原主顾至。
原主是曹操募来的士兵之一,被任命为“什长”,是策反士兵的罪魁祸首。他被曹操砍下头颅,悬在城墙上以儆效尤。
却没人知道原主为什么要这么做。
顾至上辈子阅读这部小说,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他在看的时候打开了听书功能,一边听,一边在中途打了好多次瞌睡。
关于剧情,他听到的不多,仅仅因为这个角色与自己同名同姓而多关注了一些。至于对方为什么要与曹操作对,策反士兵,他并不知晓。
直到刚才记忆灌入,他终于明白了原因。
张闻——即他刚刚杀死的敌军首领——用亲人作威胁,逼原主作内应,策反曹操新招募的所有士兵。
至于张闻为何要用计先将顾至除去……记忆过于零碎,尚且无法分析原因。
顾至轻勒马缰,调转马头,疾驰到曹操等人附近。
迎着众多戒备且暗藏敌意的目光,顾至停在弓箭射不到的方位,长话短说。
“先共同杀敌,再论你我恩怨,如何?”
穿越诸事,涉及因果,麻烦至极,他不能弃原主的亲人于不顾。
听了他的话,曹操用审视的目光,盯了他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