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语桐一下飞机就感到了温度的差异,就好像从秋季一下过度到初冬。
好在她准备了个厚外套,出了机场就打车去了订好的酒店。
杨语桐的这次克雷数学研究所之行,受到了一定的关注,麻省理工和哈佛都给她发了邮件,希望她能去举办一场讲座。
一位老朋友,麻省理工的斯特朗教授也对她发出了邀请,她欣然接受了。
感恩节过后的第一天上午,杨语桐来到麻省理工,斯特朗教授热情的同她握手。
“杨,好久不见,我听说在华国,握手是尊重又热情的礼节,尤其对年轻的女士。”
斯特朗一改美丽国人见面拥抱的习惯,研究了华国的礼仪后,他也按对方的习俗打招呼。
斯特朗教授邀请杨语桐一起共进午餐,还有另外两位数学系的教授,一位是华人副教授张辰,还有一位是托马斯教授。
这两位也是麻省的知名教授,当年有名的天才人物,张辰教授还是杨语桐的校友。
杨语桐欣然答应了,四个人去了一家西餐厅,这家菜做的还挺不错。
西餐在杨语桐这能得个不错两字的,那在当地也得是知名餐厅。
四个人也算相谈甚欢,尤其这位张晨教授因着同门之谊,很是热情。
这位师兄杨语桐听说过,他挺有名气的,在燕大时很多人惋惜他上届无缘菲奖,等下届他的年龄就超了。
这是在杨语桐之前,燕大校友,甚至可以说华国培养出来的数学家中离菲奖最近的人了。
吃完午饭时间还早,杨语桐和斯特朗教授一起喝了一杯茶,聊了互相的近况,以及研究的课题。
下午一点半杨语桐走进了麻省理工的报告厅开始了她的讲座,这场讲座计划在三个小时以内。
斯特朗教授和他的同事、学生都坐在下面,他还告诉杨语桐,下面还有不少哈佛的教授和学生。
两所学校比邻而居,有很多的合作项目,像这种讲座感兴趣的话也会一起参加。
讲台上一半是可以放投影的投影布,一半是黑板,讲到投影上没有的部分,还可以在黑板上写板书。
杨语桐讲了快两个小时,还留了一些给大家提问的时间,最后结束时快要五点了。
杨语桐告别了斯特朗教授,她想逛逛这所名校,老爷子都七十多了,这一天挺累的就别陪她了。
别人都不熟,杨语桐可不想绞尽脑汁的应付,她就一个人走走,然后就打车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