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需要上的课程一下少了很多,有一些两年一开的课程,去年没有开,今年可以上了。
杨语桐除了基础数学类的课程,还选修了凝聚态物理简介,数学物理类的课程她还想多了解一下。
数学技巧训练中的科研写作、演讲,还有一些数学软件,对她的帮助很大。
虽然她了发表了几篇文章了,但学了这个再一看自己当初写的,真想再重写一遍。
她计划参加这个期末的综合考试,一般直博都是第五个学期考的,坐她工位边上的师兄都通过了考试。
杨语桐坐在工位上,喝着中午在食堂买的老京城小吊梨汤,秋天喝点这个正好润燥。
看着暂时还活的挺滋润的小绿植,还有些恍惚,好像又回到了前世打工人的场景。
不过看着边上明亮的窗户,可不像前世连个窗户都没有的昏暗办公室。
打开电脑,开始查找文献,看论文了,老师的项目要开始进行下一阶段的研究了。
她现在一周只有几节的课,其他时间上午半天看看自己的专业书,她之前这一年看了不少与霍奇猜想相关方面的书。
现在有点自己的想法,当然这付诸行动之后,还是困难重重的。
下午她还会花不少心思在老师的项目上,这时间的界定也不那么严,有时思路来了哪还管什么时间。
在老师的和陈致的建议下,她一周也能有个两三次的晨练。
“一起上课几十个人,就你被传染了水痘了,上次赶飞机你都没跑过我这老头,还不练练。”这是她老师说的,有点扎心啊。
陈致更是觉得她身体素质太差,缺少锻炼。
“你这体力啥也没用你,怎么还喊累呢?”明明都是他出力的。
就是不知道这一周两三次,一次二十来分钟的龟速小跑,能起到作用不,就这也不一定能坚持多久。
月中旬杨语桐收到了华国国内的第一届数学家年会的邀请,这次大会将于月日于江城举行。
同时在本届年会期间,也会颁发陈省身数学奖,并邀请杨语桐做分组的报告。
杨语桐等着和老师一起订票,大家计划买月号的票,买票的事被师弟张川给揽过去了。
这周日李向南在学校对面的新居正式搬家了,几个同学去帮老师搬家。
老师雇了人,但还有一些书籍,摆件、易碎品等需要小心搬动的,就由同学们帮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