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语桐刚坐下另外两位同学也到了,袁冬冬和张雪,袁冬冬是高三时转到张芸班上的同学。
杨语桐也认识她,高二时还一起打过排球,这姑娘球打的挺好的。
“你们都认识不,用我给介绍一下么?”张芸觉得双方应该都认识。
“我就不用了,杨状元咱们年级哪有不认识的。”袁冬冬性格挺开朗。
“袁冬冬我认识,我们还一起打过排球。”杨语桐表示,她也不用。
“今天也是感谢你们能来,我们家实在是没有什么亲戚了,就只能拜托同学们了,杨语桐还从京城现回来的。”
张妈妈没操办过这个事,家里也没有亲戚,她爸是个老兵,没有回家乡就留在了东海,妈妈也从老家跟了过来。
这么多年老家的亲戚也没有太过密切的交往,她家只有她一个女儿。
“没事,姨,我们都是这么多年的同学了,你可别这么客气。”
袁冬冬是个会说的,说出了三个人的心声。
“我也没经历过这个,要是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大家多包涵啊。”张妈妈有些激动的又和大家客套了下。
杨语桐以前和黄小玉也八卦过,咋就能一个亲戚也没有。
后来杨语桐想起张芸说过她从小就没见过爸爸,再结合张妈妈这话,看起来张芸也没有父系的亲戚。
张芸结婚之前花了将近两个月的业余时间,绣了一个流行的十字绣的挂钟。
这会拿出来安上了电池,钟上的指针却还是不走动,怎么弄也不走,把张芸气够呛。
“你看看你,也不提前试,净整这现上轿现扎耳朵眼的事。”
张妈妈又开始埋怨了,她还有句话没说出口,这按习俗说可是大大的不吉利啊。
杨语桐以前来过张家玩,知道张妈妈平时就是这样的性格。
几个同学赶紧转移话题,这大喜的日子可别给新娘子整哭了。
和前世一样,杨语桐三个人被安排了拿着新娘的所有东西。
点时新郎的接亲队伍到了,就是个挺简单的在门外叫妈的仪式,看来仪式是一切从简了。
等新郎进来了,张妈妈掏出了一个大红包给新郎,她对这个女婿很满意。
这新郎个子不太高,四方大脸,人还挺壮实的,听说是在铁路上班。
杨语桐还以为也得堵门,她连问题都准备好了,可看着双方都没有伴郎伴娘,也没提这个环节,她也没好意思说。
难怪杨语桐前世对这块的记忆不太清晰了,实在这个流程走的太简单了。
等到了婆家,这流程就多了,又是改口,又是敬茶,给婆婆梳心,挂种,吃煮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