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胜利和黄小玉怕闺女不把握,提前参加高考的事没告诉两边的亲戚,想的是万一成绩不好明年再考一次。
三个人商量过,不会办升学宴,孩子上大学,如果办了酒像是问人要钱一样。
尤其在杨家多年前就达成一致,杨胜利那辈的过年都不会给小辈压岁钱了,都有孩子还得给来给去的。
前世杨语桐高考后上大学时,家里正是困难的时候,杨胜利突发了少见的贫血症,正在省城检查病因。
爷爷家的亲戚,都不敢来探病,用黄小玉的话说怕人不在了,钱白花了。
还是有一天去大姨家回来,大姨背着大姨夫在书包里放了好几千,把杨语桐吓够呛。
“我大姨咋给这么老多钱呢?”杨语桐回家问了母亲。
大姨怕被丈夫发现,当时在她书包里放了钱,就说是她上学给的钱,不让她出声就把她打发走了。
“你大姨怕咱家钱打不开点,借咱串串的。”黄小玉对这个事心领神会。
“你咋知道的,我大姨提前和你说过。”她虽然不想让她大姨给这么多钱,但当时大姨说的可是给。
而且大姨的动作表情神态,当时把杨语桐感动的都不行了,当时从大姨家回来路上都在心里想了n多种长大后回报大姨的方式了。
“没提前说过,这点事我还能不明白。”黄小玉笑了笑。
她知道大姐对之前她家买房子时没借钱给她是有些愧疚的,大姐夫做养鸡场的生意之前总来杨家借钱。
每个月下半个月钱不凑手了就来借,黄小玉大部分能记住,偶尔也会忘,她觉得一家人,忘就忘了也没多少钱。
一般等到一年到头了再还,有一次是两年一起还的,可这一次大姐夫年末来还钱,黄小玉也没数,收起来后就想等人走了她就去银行存上。
结果到了银行存的时候,柜台点钱发现比黄小玉说的数少元,原来都是一百元的钱里面夹了几张的。
这就上火了,是认了这个哑巴亏还是去把钱要回来,黄小玉实在是没磨开面,只能自认倒霉。
毕竟从黄家从老两口,到大学毕业的老儿子,没人没在大姐夫身上吃过亏。
“那我觉得我也没会错意,虽然我不想要我大姨这么多钱。”
杨语桐当时还是个固执的小青年,她单纯的觉得这是对她的理解能力的一种否定,后来她觉得她没有什么理解能力。
不到一年后,有一次大舅家问大姨借钱,大姨告诉黄小玉,把我在你那的八千借给他吧。
杨语桐觉得自己在姥爷家是勾通不明白了,人家都靠的是意会,不过她还是特别感激大姨能在当时借钱给她家。
这次两口子商量哪次黄家再聚会,杨胜利准备多买些肉菜和酒,给大家一起做了吃高兴一下。
杨老爷子那就得等录取通知书下来,再拿着去让老人高兴一下。
第章
计划没有变化快,东海市电视台打电话要来采访,这对杨语桐来说可真是件让人发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