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些演员适合多栖类发展,有些演员并不适合。
不过现在看电视里的一些演员,怎么说唱歌也比过去的好听,也许没有到可以出唱片的地步,但是还是可以听听的。
再加上那张脸又漂亮,还混了个脸熟,的确会为晚会增光不少。
接着家人还要看戏曲,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了,逢年过节,戏要上台的。
我喜欢看越剧,就是受了家人的影响。
但是现在不怎么要看了。
现在更多还是看心情的,想到了会去看一看。
然后有新作,还是会关注一下的。
我就看到过越剧《甄嬛传》,这部新作不比影视剧差多少的,甚至有一些是越剧的特色,把影视剧里没有表现出来的,都放大了来表现,效果还很好。
还有越剧《步步惊心》,这部剧我看了写评论在吐槽。
我怀疑编剧是理科生,不懂得营造感情。
前一幕男女主角还是不对盘,下一幕莫名其妙地就成了携子之手,生死契阔,怎么来的呢?
中间的过程交代得不清晰。
我都甚至加了两幕,去提建议的,发在微博以及个人公号里面的。
还要越剧《鹿鼎记》,我看过唱段,但是没有看过全剧。
但也是可喜的改编。
最近也听到消息,有越剧版的《王阳明》,我也觉得很新鲜,也有兴趣去看一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时候有一段时间我是很爱看戏曲的,可现在,觉得看来看去,也就是这么回事,故事都耳熟能详到可以背出来了,节奏又慢,那么放一放,一会儿看也来得及的。
不过,话也说回来,戏曲演员的功底更扎实,他们学艺的路上会遇到很多的艰苦,成为一个角儿是不容易的。
所以,也别怪演艺圈里浮躁了,假如都那么辛苦了,还看不到出头的日子,是会受不了的。
因此,淡泊名利是难得的,也可以说是福气。
只不过,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现在看一些问题,起码会从标准化,和一般人的喜怒哀乐两方面去看的。
标准化的,也是一般人会吃不消的,最起码也是感到吃力的。
所以在休息天放松时,最好就是没人来管,已经在适应日常的标准,真以为很轻松吗?也是要付出,也会很吃力的。
标准化能做到的话,那是很不容易的,是值得敬佩的,的确很多人就是做不到,甚至看着都嫌累。
不过呢,所有的努力,可以说基础都是一般人的喜怒哀乐。
假如要超越的话,是要有辛勤付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