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檐难得这样好学,只有遇到不懂的才会开口向卫寂求教。
这两日除了功课上的事,他俩竟没有说过一句私话。
马车一路摇晃着回到京郊的庄子,见卫寂又回来了,庄子上的人有些错愕,忙为他打扫了房间。
屋内刚生上火炉并不暖和,卫寂没解外袍,在炉火旁看了一会儿书。
晚一些的时候,东宫的人送了不少东西,光被褥就有好几床。
上次姜檐来时,只在门外看了一眼,便觉得这地方太过简陋,听管事嬷嬷说卫寂回去了,他让人送一些日常的用度给卫寂。
本来姜檐还想将这个管事嬷嬷留下来,但卫寂怕卫宗建再叫魏忠过来,为了不引起没必要的麻烦,卫寂还是请对方回去了。
若是以前,无论卫寂说什么,姜檐都会态度强硬地让人留下。
但现在不比从前,卫寂说了那些‘狠话’后,姜檐也就不敢做他的主。
卫宗建还因为卫寂不归而生气,老太太实在不愿见他们父子反目,便偷偷派卫寂的小厮回到庄子劝一劝卫寂,让他服个软,低个头。
总不能大过年也不回家罢?
任凭小厮怎么说,卫寂这次都很坚决。
因为他怕自己真回去了,才会让大家过不好这个年,何必回去惹他父亲生气呢?
卫寂想着等明年若是中第了,便买一处小院子自己住。
这些年他也攒下了一些体己钱,虽不是很多,但买一处宅子,雇两个人还是有的。
搬回来这几日,东宫的人时不时便会来送些东西,但姜檐却没来过。
每年这个时候番邦来京朝贡,姜檐作为太子自然很忙。
课业歇了,卫寂也不用去东宫,姜檐忙到烦心的时候,就会把他叫到东宫,有好几次都已经很晚了。
这次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卫寂不免担心姜檐的身体。
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好好用饭,这些琐碎的事怕是让他很头疼。
哎。
到了除夕那日,虞姑姑坐着马车来了,说是今日歇息来看看卫寂,也怕卫寂在这偏僻的庄子吃不上饺子。
卫寂很是高兴,还跟她学包饺子。
他母亲生在水乡之地,那里过年并不吃饺子,侯府这样的高门大院,顶多就是凑一起吃热锅子,并不会像寻常百姓那样年三十这晚,围在桌前热热闹闹包一顿饺子。
虞姑姑的手很巧,包出来的饺子样式精巧好看,只有指节大小。
她笑着说,“我们那儿有新妇包饺子的传统,饺子包得越小,说是新妇越是聪慧灵巧。”
说着抬眼去看卫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