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笃病重的数个月,干脆关闭宫门,除了搬进来住的萧子良谁也不见,只想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度过最后一段时光……
这样一些操作。
每一件都仿佛踩着那群守旧的天灵盖,来场极限之舞。
也就是他真的开创了「永明之治」,政绩上实在没得黑,不然,这一连串动作下来,保准会被史官戳着脊梁骨开骂。
但武帝本人也不在乎身后名。
他早年吃过很多苦,所以格外珍视自己的家人。
所以他们萧氏,有着其他帝王家,终此一生都很难得到的真心与脉脉温情。
凡事最怕对比,平阳公主想想萧赜,再看看自家这个没心肝的亲爹李渊。
只能说,人比人得死,爹比爹得扔。
……
小李东阳看完自己的剧本,捂着脸,发出了兴奋的土拨鼠尖叫。
“啊啊啊,未来我竟然得到了「文正」的谥号,这可是文官最顶级的谥号!我死而无憾了!”
可惜,剧本上只有年号,没有未来皇帝的姓名,让他看的有点儿懵逼。
平阳公主伸手捏了捏小幼崽的脸:“文人最顶级的谥号应该是「文献」吧。”
小幼崽眨巴眨巴眼,有点茫然:“为什么是「文献」呀?”
平阳公主告诉小幼崽:“东晋丞相王导就谥「文献」,此后,景从者甚众。刘裕建宋之后,觉得这个谥号太好了,从此只加宗室成员,不给以外的其他人,无论北朝南朝都一直沿用了这个传统。”
“例如,北魏清河文献王元怿,南齐豫章文献王萧嶷……”
“不错,「文献」确实是最好的谥号”,萧子良也附和了一句,“我小叔叔萧嶷功盖海宇,以国葬之礼入殓,就是加了「文献」。”
“还有本朝开国宰相王俭,谥号为了避嫌,特意改了一个字,从「文献」改成了「文宪」。”
小幼崽想了想,笃定地说:“「文献」是你们中古年间的规矩,如今早已不一样了。北宋年间,司马光第一次提出,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从此,大家都追求「文正」。”
平阳公主一怔,不由肃然起敬:“这司马光何许人也,有甚功绩,竟然让大家纷纷同意他的观点?”
小幼崽张了张嘴,刚要说说司马光的功绩,却发现——
司马光好像还真没啥值得称道的成就!
也就只能讲讲他那部《资治通鉴》了,总不能提什么主动给西夏割地赔款的事吧。
小幼崽清清嗓子:“他写了一部很出名的史书,时间跨度上至战国,下至五代。”
平阳公主顿时来了兴趣:“很出名吗?书里是如何评价我的?”
小幼崽心中浮现出一个大大的「危」字,迟疑好一会,才小声道:“他没做评价,就是避重就轻,把你的功劳全部转移给了你的丈夫、兄弟和亲爹。”
平阳公主:!!!
萧子良也问了一句:“那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