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能说席卷半壁江山,但的确有好几个州府落入了这二人的手中,宋江还好点,南方的方腊则是直接称帝了,自称为圣公,年号永乐一日之间,城头变换大王旗,原先的宋旗都已经变成了圣公旗。
“这才出来几天,大宋境内居然有两股势力起义了!”
赵匡胤的面色一阵青一阵白的,倒不是害怕,而是生气。
可想而知,现在的大宋已经烂到了什么地步。
如果不是自己身份是宋太祖的缘故,赵匡胤恐怕也想将这一切推倒重来了。
“永乐……”
“如果真没有记错的话,朱元璋他四儿子朱棣的年号是不是也是永乐啊?”刚才还在生气的赵匡胤,顿时想到了一件极为有趣的事情,后世似乎有着一位永乐大帝。
“是啊,朱老四的年号也是永乐,和方腊这个反贼的年号一模一样。”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
“朱老四的永乐年号,还是大明的官员给他上的,就是为了讽刺他朱棣是一个谋朝篡位的反贼,不过朱老四也是欣然接受了,后面又成了永乐大帝。”
叶天策笑着解释道,毕竟朱老四也一直以为自己的得位不正,所以他那一辈子几乎没有闲下来的空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大明的开疆拓土而奔波。
“看来大明的那位永乐大帝也果真是心胸宽广,用了反贼的年号都没有丝毫的介意。”
“毕竟一些皇帝昏庸,在驾崩之后给他们的庙号,后世的皇帝都不会再用,生怕沦为和他们一样的档次。”
“就比如我们大宋的真宗大皇帝,泰山封一次禅之后,后面就没人去了……”
“而永乐帝哪怕明知道那是反贼的年号,却还是欣然接受,只此一点,朕自认为不如他远矣。”
赵匡胤的眼神不由自主的看向了一旁的宋真宗赵恒。
这一句话下来,顿时让赵恒有些无地自容了,甚至一张老脸憋得通红,羞愧的将头低了下来。
他心里这样一个难受啊,如果自己真的去泰山封禅也就罢了。
关键是刚有这个意思,还没来得及实行。
就被祖宗天降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不仅没有去成,还要被人挂在嘴边,天天数落,最关键是他娘的自己还不能还嘴。
“皇兄,咱们现在似乎不是讨论这个事情的时候吧,根据传来的情况报来看,仅仅七天左右的时间,那个方腊就连下21县,如此发展规模,而且叶先生现在又不能动手。”
“如果咱们不再早早的进行镇压,搞不好大宋真得被他们掀个底朝天。”
赵光义面露苦涩,连忙出言劝说着。
“哼!这事还用你说?你以为朕和你一样啊,搞个北伐,却被人家打的驴车漂移。”
到了这个时候,赵匡胤还不忘记讥讽赵光义一句。
“是是是,那件事情是弟弟的不对,”赵光义苦哈哈的点头。
“朕有静塞铁骑,个个皆能以一敌十,又有从大明重工那里购得的火枪火炮,3000人足以抵挡三万人甚至更多。”
“一群泥窝里爬出来的狗腿子,也想颠覆大宋,休想!”
赵匡胤极为霸气,显然是没有将宋江,方腊等人放在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