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得云音山下一棵大树相遮,免其受风雨侵扰。
大树树干粗壮,枝繁叶茂,树冠似观音之手,让人倍觉有灵。
雨过之后,先帝决定上山看看。
恰好碰到跳着两担花准备回寺里的观尘。
观尘那时还是个小沙弥,负责佛像前的贡品之事。
先帝一路走,一路和观尘聊天,这才了解到云音寺起源正统,寺中僧人皆乐善好施。
就比如他担子里的花,都是从老妇老翁手里买的,预备梳理后摆放在佛像面前。
也算是佛解世人苦。
先帝入寺后,和当时的住持聊了一下午,只觉豁然开朗。
自此,每年秋初,他都会带着皇子和亲近的官员去云音寺住两晚,听寺里讲经,为大夏祈福。
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云音寺也因此打开了名声,许多人慕名而来,香火旺盛。
山下的树被称作“福树”,挂了满身红带。
日日都有新的愿望飘在枝头。
三十年间,寺庙翻修了三次,规模比先前大了两倍,厢房也能容纳更多的客人。
这些,关月是知道的。
她去过云音寺。
没想到,今生这么快,就又要踏上上山的路。
“我知道了。”
迎香见关月眉目微敛,以为她不愿意,“小姐是不想去吗?”
关月摇头,“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迎香听着有些迷糊,但又品不出什么来,于是道,“听说观尘大师前些日子回来了,说不定咱们还能听到大师讲经呢!”
难得一遇。
关月笑了笑。
世人都以为大师高冷,不苟言笑,言辞精练,却不知这位观尘大师实际是个话痨。
那些年,她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
“那你晚间准备一些衣裳,山上夜间凉。”
“好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