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站成一排,每个人都绷着表情,试图让自己看上去是个成手。
但只有她们自己知道,熄着屏的手机里,还有着刚刚才搜的“第一次去清吧攻略”。
我装模作样地推了推不存在的墨镜,拿腔拿调道:“Let’sgo,baby!”
随即满脸冷漠地走进清吧,却在服务生一句极度熟稔的“来了呀”中卸了气。
我快速地在我脑子里过了一下这位姐姐的脸,我确认我是不认识她的。
但她太热情了,热情到我下意识开始微笑,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声。
然而,在看到她与紧跟我们后面进来的另一组顾客说了类似的话时,我便明白了,这是她的工作方式。
不过这一句招呼极大地削减了我的紧张感,顺着服务生的指引,我们来到我们事先预定好的吧台。
三个人头挨着头凑在一起,紧盯着酒单选适合自己的饮品。
然而,三个小白胡乱看了一通,也没想出自己想喝什么。
还是调酒师出声推荐,我们才各自选了一款价格合适口味也随心的酒。
调酒师很热情,但口音却不像是内地的。
以调酒师是哪里人这个问题为开头,我们展开了今晚的畅聊。
聊着聊着,我们谁都不紧张了。
如我们所料,调酒师确实是港城人,但当我们问起他为什么会不远千里来到这边工作,他却只是笑笑不说话。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人家的隐私,不方便过问,我们当即换了一个话题。
比如说,让他教我们几句港城话。
调酒师一边教,一边继续手上的动作。
我本来在认认真真地学话,但却在不知不觉间,被调酒师调酒的动作吸引了注意。
那手,又好看,又灵活。
或许是为了展现出自己的技术,调酒师还加入了几个非必要但观赏性还不错的动作。
几个转弯,几个摇晃,把好几种颜色各异的液体混合,调出了一种全新的颜色。
随后,按照座位顺序,调酒师依次给我,许梨与江雪笙递上了一杯特调。
每一杯,都是依据我们喜好而来。
比如我这一杯,就融合了我喜欢的芒果与草莓,酸酸甜甜的。
但我尝了几口,眼中的期待却越来越少。
也不知道是我不会品还是为何,我总觉得……
他鼓捣这么半天,调出来的酒,还不如我们自己买的鸡尾酒好喝。
但它也不是毫无优点,比如这个口味,鸡尾酒就没有。
这个颜色也极其梦幻,橙黄与红艳交融,还有恰到好处的冰块,共同在这只晶莹澄透的玻璃杯中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
调酒师还非常会提供情绪价值,就凭这几点,我这个钱花的就不算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