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去上书房给两位皇子讲课。这讲课讲完后两位皇子都把课业交上来了。
郑山辞下值后带回家去书房慢慢的看。
谢承的看法是把税种只按三类来分,从田税,物税跟商税来规整大燕的税收,郑山辞看了连连点头。在这篇文章中谢承还提出有些税种根本就没必要,比如布税跟兵税。
谢澹的文章就说得比较直白,他是想把所有税种都合并在一起,他认为田税是最重要的,还有他了解到官员是不用交税的,这点有些不合理。雷尚书给谢澹讲了税种,还被谢澹追问了许多问题,雷尚书只好一一给谢澹说明。他说的都是大燕律法上的,这一查就知道。
雷尚书不知道是谢澹听了他的话,已经让宫人去拿了一本大燕律,他要看看这本大燕律有甚好的。
郑山辞看到这里眉心一跳。
郑山辞给两篇文章都写了批语。
过了一日就把文章返给两位皇子。
郑山辞刚回到家里,正堂里还有一个篮子放在桌子上,篮子里面是新鲜的猪肉还有一些菜跟果子。
虞澜意说道,“说是煤山的人送过来的,他们说身份低微,又言你为他们仗义执言,这般送了一些薄礼过来。”
郑山辞的眸色一暖。
“都是当做之事,这样客气反倒让我不好意思起来。”郑山辞并未觉得自己做了甚么事。
“本来还送了许多,我只要了这一篮子,若是什么都不肯要,他们也不会走。还说若以后你有何事,能用上他们的,他们定然会帮你。”
虞澜意是把人请到府邸里,又让侍从给了茶水喝。这些人大多是一些老妇跟穷苦人家的汉子,浑身都透出窘迫。
虞澜意平常的接待了他们并未露出什么嫌弃之意。
煤山的人这才松了一口气表达了对郑山辞的感激之情。
“这肉晌午炒来吃了,蔬菜做个汤,果子洗干净吃了。”虞澜意已经把它们的归属安排好了。
郑山辞轻应一声。
……
郑山辞在太常寺安分守己,教两位皇子学习。转瞬即逝,两年过去了。萧高阳去做了一回乡试的主考官,回来后就从侍读学士变成了正四品通政司副使。梅淮跟姜明礼也升职了,梅淮成了正五品工部郎中,姜明礼成了正五品吏部郎中。杜宁这几年在刑部战战兢兢也升职成了礼部郎中。而施玄被武明帝下放去了地方做徐州太守。崔子期从刑部郎中提到了都察院做正四品佥都御史。
他们都如愿升了官只有郑山辞在位置上还没有变,不过这也实属正常。一般升官到了正四品,再想往上升只有做侍郎跟大理寺卿这类的一门主事了。
叶云初如今就从大理寺少卿荣升为了正三品大理寺卿。
这般大家都升了官,姜兰礼跟梅哥儿成亲了,两个人现今也是如胶如漆的,梅淮对情爱没兴趣,一直单着,杜宁还是没找到让自己心甘情愿成亲的人,这般也是单下来了。
他倒是也执着,只要没遇见自己喜欢的,他就一直单着,如今他还没有到三十岁还能再苟一苟。
晌午的膳堂就是他们一块交换信息和聊天的地方,只有吃饭的时候各个部门才能凑到一起。
“施兄,你到了地方还是要记得给我们写信。”杜宁说道。
施玄笑起来,“你放心吧,我会写信回来的。”
郑山辞也说道,“施兄到了地方注意身体,到了陌生的地方容易水土不服。”
施玄应下来。
要是他是一个人去还好,这次去任职要带清音一块去,他是要多注意一些。
施玄走的时候晴空万里,郑清音把车帘打开,“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你们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