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周陵南则觉得南方商业环境更加成熟,人口和经济发展更有优势,能够容纳更多的市场主体,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两人的观点抛出来,袁传孝是没有什么意见的,看向袁旭。
袁旭此时也是有些为难,以他前世那点浅薄的见识,要从这么高的战略角度出发去看问题,有点难,他觉得,两人都说的有道理。
会议室里安静了下来,袁旭按着太阳穴,拼命的回想前世里那些商业大佬们的版图扩张过程,只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时候袁旭只后悔没带本某某大佬的回忆录回来,哪里能记得起来?况且,从鲁东这个地界走出去的,貌似也没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边上发呆的傅南笙被烟呛的咳嗽了几声,见大家都看向自己,掩着嘴说道:“为什么非要固定一个方向呢?做生意不是哪里有机会就去哪里么?再说了,听大家说的,咱们现在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还分什么南北?”
对啊,成年人不是应该都要嘛!袁旭透了,怪不得刚才自己为难,因为自己还没成年,所以想不到,但是作为一个男人,都想要的想法是天生的,所以自己才会左右为难。
“傅总说的有道理。”袁旭稍微想了下说道,“咱们不必拘泥于方向,先定点,由点及面。”
…………
1998年的京城,零售市场风云诡谲,两年的时间,西单信特、朝外卡玛、万惠双安、海蓝云天、新安商场等十余家商场陆续倒闭,但也有新东安、洋华堂、新世界、庄胜崇光等近十家新商场开门迎客,但是此时的商业项目还都是传统百货商场的形式。
京城定海区招商局,林超先和周陵南联袂而来,将公司的资料一一递给了对面的领导。
定海招商局的一把手此时心里也有些吃惊,他把手里的资料仔细了看了又看,又拿起来人递过来的照片认真的一张一张的看了下去。
本来受老同学的请托,自己勉强来见一下这两位来自鲁东的“客商”,一家从来没听过的公司,能有什么可以给京城带来的新东西呢?
结果还真是给打了脸,这家从来没听过的公司,居然已经有了18家比物嵋还要大的超市,更不用说那两家“购物中心”,这是连京城都还没有出现过的商业形态!
“林总,周总,贵司这个商业形态还是非常新颖的,不知道两位今天来?”这位领导其实心里大概有谱,应该是看上区里的哪个地方了。
“王局,我们是鲁东人,说话也直,您别见怪。”林超先就这么睁着眼睛把周陵南也划拉到鲁东人的行列里了,“我们也考察了京城现在的商业分布,咱们城西一直没有成规模的商业体,而且目前全京城也没有shoppingmall的这个形态。”
“所以,咱们要腾出来的三环边的那个地块,我们公司可以开发成咱京城第一个shoppingmall。”
王局长略一想就知道林超先说的地块,心想这倒算不上什么好地块,这时候四环还在断断续续的修着,三环外已经不算热门地块了。
“这个,我们局这边原则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具体的地块用途和出让还是得跟土地部门再行商议。”
王局长这话倒也不算是故意托辞,京城目前的土地交易还是在协议出让的状态。
而林超先两人先来招商局找王局长,自然也是存着通过他跟土地局进行接触的心思。
随后十多天的时间里,两人就跟泡在酒缸里一样,每天转着圈的喝。
好在这块地才五万多平,又是在城西三环外,一直也没有什么厉害人物注意,两位散财童子出价痛快,待人接物也老练,该花的钱也不小气,终于是在3月份拿到了在京城的第一块地,协议地价仅仅只有4800万,原本处的开心的土地部门还想以工业用地的名义转让,那跟白送一般,但是想着小袁总嘱咐的要合规合法,两人最终还是照实了按照商业用地的名义申请了下来。
琴岛规划设计院做老袁家的活已经是驾轻就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