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特意搜集了许多这个时期西方国家君主的画像资料,发在天幕上给他做参考。
土著们异常高兴,崖山人不仅教给他们煮糖的新技术,还教他们烧瓦建房子,精细种植水稻,海水晒盐等,生活全面得到了改善。
来自南宋本土的科技树,正在这里缓慢被点亮。
土著们一个个都憨憨的,给点阳光就灿烂,还总喜欢拉着人跳舞。
陆秀夫每天都要收到许多花环,襟袖间萦绕着香气,驱之不散。
土著们甚至已经学会了用汉语说你好和谢谢,时常跑过来和他打招呼。
不得不说,看见一张张黝黑的脸漂浮在半空中,笑得哈哈的,一张嘴,龇出满口大白牙,这场面……
怪惊悚的。
当然也很有成就感。
小陆相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给当地人生活带来的变化,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他素洁的手指拨弄着一片如雾花瓣,忽而产生了一个想法:“或许,除了发展生产,我们还应该再做一件事。”
先进技术可以大幅提高生产力,让土著们衣食无忧。
既然已经吃饱喝足了,自然要处理一些精神层面的追求,不能再这么天天傻乐下去了。
郑成功眉梢微扬:“君实的意思是?”
陆秀夫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提议道:“在台湾这里,还有之后每到的一处海外领地,我们都应该开办学校,兴建文庙,传播汉学,教当地人读书识字、传统文化,使用我们的语言,打下我们的烙印,如此代代相传下去,薪火永不磨灭。”
“让这些地方,往后的千秋万载、生生世世,都是「宋」,是汉,是海外的华夏。”
郑成功:“……”
好家伙,真不愧是你,小陆相公。
我只打算在有生之年荡平海上,克尽全功,你却连千百年后的事都想好了?
【作者有话说】
延平王与小陆相公,两大狠人,一个专门开疆拓土,抓经济政治,一个负责坐镇明堂,搞思想民生,可谓是帝国昌盛万万年的最佳搭档(张太傅:啊,那我呢?)
第章
郑成功转念一想,陆秀夫这个开办学校的提议,真的相当有必要。
他们既然打算建国,传国祚于千秋,自然不能只一味地埋头进行攻城略地,开疆拓土。
必须将这些新攻占的地盘,彻底打上汉文化的烙印,变为真正属于自己的帝国疆域,而不是一块块毫无根基的海外浮地。
明朝末年,大量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原,就连永历帝本人都是天主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