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还悄悄问到了关家二少爷、三少爷、四少爷以及关小姐的各种兴趣爱好。
但关氏铺子的伙计们都是训练有素的,自然是不会透露出小主子们的一星半点私人信息。
但他们又是巧舌如簧的生意人,所以也不会冷着脸得罪顾客,反而是一面笑嘻嘻地为这些夫人小姐或者少爷们服务,一面回答道:
“夫人,您既然收到的关家大院的请帖,那便是有缘之人,您到时候只管让少爷小姐们去赴宴就是。”
伙计的这一句“有缘之人”让那些当家主母心花怒放,人人都期盼着关家少爷能看中自家的女儿。
而那些也收到了帖子的男青年家庭,虽然知道这么多人都盯着关家小姐一个人,自家孩子希望不大。
但他们也铆足了劲捯饬自己的孩子,到了临去关家大院赴宴的那一日,又是一通叮嘱。
那涵也听关忠诚说起了最近铺子里的生意异常火爆一事,她找到关义喜,询问她发了多少张请帖出去了。
关义喜拿出一张纸,那涵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了几十个人名,几乎把城里有头有脸家庭中的适龄青年都邀请了。
并且,春娃、关一行他们八兄弟家中的适龄孩子们,也名列其中。
那涵原以为关义喜只是小打小闹举办一场小型的宴会,未料到她这小女儿不办则已,头一次操办宴会,竟然就举办规模有五十人以上的大宴会。
这还不包括这些家庭的大人们。
请帖上自然不可能只邀请这些适龄青年。
而且,关家大院这些年名声在外,有许多人家早想来府里参观一番了。
这次收到了请帖,这些家庭的长辈自然会陪着自家孩子一同前来。
毕竟请帖上注明了,每张请帖可到场两人。
这样一算起来,这场宴会少说也有上百人。
那涵不禁捂着头看着关义喜:
“阿喜,你还真是大手笔啊,一下子邀请了这么多人,咱们家连你也只有四个还未曾婚配,需要邀请这么多未婚男女吗?”
关义喜看着那涵笑道:
“阿娘,这您就不知道了,咱们既然要举办宴会,那就干脆办得隆重一些。
不光为了我的哥哥弟弟们,这些前来赴宴的男女们如果互相看对眼了,那我们也算是做了一桩好事嘛。”
现在虽说已经是1939年,民风较从前开放了许多,但男女间的交往还是仅限于公众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