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和尚看了他一眼|:“我的人我可以连夜通知他们,只是我还未将此事告诉道一。他若在,此事必可成功。对了,他刚走不久,现在去追或许还来得及。”
道一听高和尚提到自己,便想现身,但转而一想,还是先弄清楚何事为好。
“不可冒险。”只听王着说:“你尚未告诉他这事,明日却要他同来,万一他不肯怎么办?”
“你不知道我这兄弟。他是一定肯的。”
王着摇摇头:“虽然张大人对他很是赏识,以我之见,还是谨慎为好。况且以现在的人手,我估算下来,也应该足够。此事就这么定了。”
说罢,王着要高和尚将那张纸在灯火上烧了。高和尚已把纸在手心里捏成一团,听王着这么一说,便将纸团就着面前的烛火烧了。
“万事已定。明日我们东宫见。”
王着说着,起身离开,到了外面又纵身上了房顶,转眼间就消失了。
道一听他们说完,也没弄明白明天究竟会发生什么事,但从二人的对话里,特别是东宫二字,道一也猜出他们说的殿下或许是指真金太子殿下。
是太子的人马明日要做什么事么?不对,太子现在应该不在京城而是在上都,一定是太子要王着他们做什么事。
道一有心现在就走进屋去,向高和尚问个明白。
但突然间,他耳边响起前几天师父说的话:江湖险恶,要万分小心,以免被人利用。
道一回想起高和尚在悯忠寺突然出现,然后要他结拜,和他逛街,教他法术,拉他见王着,见张易。
莫非王着口中的张大人就是张易?这些事情连在一起,道一突然想到,这一切莫非是高和尚早已计划好的,目的就是想拉他入伙?
一股受人算计的感觉油然而生。
也罢,什么结拜,原来早就想好要利用我。道一想到这里,便悄然离开了小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长春宫,他反复思索,又有点后悔,从到目前和高和尚的交往看,高和尚绝非不义之人,如果有大事要自己帮忙,也必定不会是不义之事。
既然他二人已经结拜,自己又明知明天有事发生,倘若高和尚明天要做的是侠义之事,自己这样袖手旁观,也非侠义之举。
想到这里,道一定下主意,明天自己要去东宫一探究竟,也好见机行事。
。。。。。。。。。。。。
至元十九年三月十七日上午,元朝掌管天下礼仪,祭祀等事务的中书省礼部衙门来了两个藏僧,声称当晚太子和国师要来建佛会,需要礼部立即筹办斋物和各种应用物品。
当天值班负责保卫中书省衙门的是宿卫士高解。别看他的头衔只是卫士,所有当值的士兵和军官都得听他指挥。
原来,忽必烈自小当王爷起,最信任的人不是手下的谋士和大臣,而是负责服侍和保卫他的宿卫士。而且只要宿卫士愿意,便可参与政见,比如前宰相廉希宪就是宿卫士出身的高官。离开宫廷宿卫后,他们先被派去指挥各政府机构的保卫工作,再依各人造化,到其他部门为官。
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当元老级宿卫士或高就或退隐以后,优先可以顶替他们的是老宿卫士的后代。
高解的伯父是忽必烈的老宿卫士高天锡,高氏子弟皆当过皇帝的宿卫士,得到皇帝的绝对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