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有的人,会在社交软件上用一样的名字。
微信名是tree。
微博id也是。
桑枝笃信她找到了,鼓足勇气点进这个账号,猝不及防落入眼眸的,是薄叙长达七年晦涩难言的秘密。
最新一条微博,他拍了一张机场停机坪的照片,说:两个小时后就能见到她。
时间是他出差回来的那一天。
再往前翻,大多都是一些照片,很多心情,他似乎都不爱用语言表达,就像他本人。
但是每一张照片,都能让桑枝看出照片背后的深意。
是她送给他的婚戒。
是她和他的结婚证。
是他们一起走过的梧桐大道,他们一起看过的麓成山的那片星空。
还有熟悉的墨尔本街景。
原来他去过墨尔本,并且不止一次。
他拍的每一张墨尔本的照片,都像是她那些照片的复刻版,她去过的每个地方,喝过的喜欢的咖啡,吃过的喜欢的蛋糕,他都有循着她的踪迹一一走过。
可是他们从来没有相遇过,哪怕一次。
前面两年,他微博里就只有每年墨尔本这一趟旅程的照片,他好似很偏执,很盲目,又好似很无望。
小猫去世的时候,他发了一张牵着小猫小爪的照片,配了文字。
他说,这应该是小猫咪留在这个世上最后的一张照片。
他说,是他没照顾好小猫,没有机会让她再抱一抱它。
他最后说,他感觉他和她唯一的联系,就这样断了。
这是他文字最多的一条微博。
余下,是一组照片。
从四年前的大学,过渡到高中。
曾经熟悉的高中走廊,每天都会去一趟的接水房,操场红色的跑道,食堂门口,两幢教学楼之间的草坪花园。
这些,他没有描述,但是桑枝能知道,照片里的每一个地点,都是他们曾经相遇却总如陌生人那般交错而过的地方。
他细致地将每一个地点都记录,像记录他每一次与她相见时的心跳,和错身之后的酸涩。
这组照片,是他高中毕业的时候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