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白山镇已经成为了全县乃至西海市关注的焦点,县里大力支持白山镇的发展,除了在资金上,在政策方面大开绿灯。
而且,正如张扬所言,白山镇的发展能够带动周边乡镇的经济。
实际上,周边乡镇已经开始享受到了白山镇发展带来的红利。
许多乡镇看到白山镇通过发展大棚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纷纷效仿,搞起了大棚项目。
在销售渠道方面,白山镇也积极帮忙联系。
白山镇土地资源有限,而整个江宁省有7000多万人口,市场潜力巨大,就算整个青阳县都大规模种植大棚果蔬,江宁省的市场也完全能够消化。
即便本省市场饱和,还可以将产品批发到外省。只要果子的质量有保障,根本不愁没有销路。
更何况,白山镇还有一家食品厂,可以将这些果子加工成果干、罐头等产品对外销售。
如此一来,周边乡镇即便不能像白山镇一样大获丰收,至少也能跟着喝点汤。
不过,张扬并没有承诺全部收购周边乡镇的产品,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每个乡镇分配了200个大棚的收购名额。
这并非他有私心,而是出于对市场销售风险的考虑。
他担心一下子收购太多,万一销售不出去,好事就会变成坏事,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他首先要确保的是白山镇自身产品的销售情况。
对于这个限制,他也准备好了合理的解释,就说渠道商的收购能力有限,无法接收太多果子,自己也是无能为力。
即便如此,这200个大棚的名额也让其他乡镇政府欣喜不已。
一个大棚每年能带来约一万的收益,200个大棚就是200万,这对于乡镇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有了这笔收入,各乡镇不仅过年不用再为资金发愁,而且每年都能有稳定的收益。
也正因如此,周边各镇对张扬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变。
以前,不少人在他们背后说坏话,如今却都对张扬赞不绝口。
人性就是如此现实,当利益得到满足时,态度自然也会随之改变。
果然,县里收到白山镇增加班子成员的申请后,毫不犹豫地直接通过了。
就这样,沈文丽和纪泽顺利进入白山镇班子。
在这件事情中,最郁闷的当属涂刚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白为民会主动提议让沈文丽和纪泽进入班子,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白为民竟然只字未提他。
以他的资历和在镇里的地位,如果白为民坚持,完全可以在这两个名额中带上他。
但白为民没有这么做,这其中的意味已经非常明显——白为民已经彻底向张扬屈服了。
当阎浩波得知这个消息后,怒不可遏。
他觉得白为民的做法背叛了他们之前的“同盟”,于是恼羞成怒地威胁白为民:“只要我翻船了,你白为民也别想独善其身!”
对于阎浩波的威胁,白为民早有预料,只是静静地听着,没有表态。
在他心里,其实很为阎浩波感到悲哀。
他觉得阎浩波看不清形势,这个时候还跟张扬死磕,简直就是以卵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