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问:“东家,这店铺,你想叫什么名?”
老赵略微思索:“就叫桃花蛋铺吧,我专业卖蛋的。”
卖蛋?
卖蛋能挣几个钱啊!
老王委婉的提出自己的忧虑。
老赵说,咱卖得不是普通蛋,而是秘制的琥珀蛋。
老王又问:“东家何不以自家姓氏命名?”
“你懂啥,这叫低调。”
古代宗族观念很重,满大街的X家米铺,X家布庄,不光店家喜欢取这样的名字,客户也很买账。
同样一家米铺,如果有一家是本家,客户就更愿光顾本家。
老王虽然不理解,但是东家都发话了,也只能说好的好的。
赵英男办完事,打包了二十斤双喜临门的老王非要送的猪肉头,开开心心回村去了。
好巧不巧。
今天刚好就是发工钱的日子。
老赵都忘记了。
不过,有小燕这个小秘书记着呢。
怪不得那些大老板喜欢请秘书,有事秘书干,没事干秘书,自己只用躺着发号施令,秘书自动就把事情干完了。
省心的哩。
说到发钱,桃花村村民脸上已经没有了兴奋之色,村里已经发过几次钱了,家家户户都有点余粮。
反正现在有吃有喝,干的活比干自家的活还轻松,日子好着呢。
但刚来的一众流民,见到搬出来一大袋银钱,还是两眼放光,面露渴望之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几天,已经颠覆了他们的观念,吃的,喝的,住的,地主老爷还如此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说发钱,真的发钱啊?
不过,流民刚来,关于发钱,他们不敢想,只有羡慕的份,有饭吃有肉吃,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赵英男照例让各个组的组长上前数钱。
经过几次的锻炼,组长们数钱的手法有很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