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欣看着他:“你就说你去不去吧,不去你就先回家做饭,我自己去。”
沈卓说:“去。正好去看看牛棚怎么搭的,学学经验。”
第140章学了用
下工之前,幺妞割够了一筐草,让记分员称过记了二个工分,正要跟以往那样拖去牛棚那边。
这时叶欣来接过了说:“你先回家做饭吧,我帮你送一天。”
幺妞还有些犹豫,“不用了叶知青,谢谢你刚刚给我吃东西,我现在又有力气了,可以送过去。”
叶欣抓着筐,笑着说道:“没关系的。你背妹妹好久了,肯定很累,先回家把妹妹放下来歇一会儿吧,我很快就送好,绝对不耽误。你拿着镰刀先回去,我等会儿就把筐送你家去。”
幺妞也确实背着妹妹很累了,见她坚持,就谢过答应了,先回家。
叶欣轻松地拎着一筐草,回头看了看医疗站门口,沈卓在锁门了。这会儿已经到了下工十分,他们赶在队员们大批回来之前,往村子东头边上的牛棚方向走去。
沈卓接过了草筐,低声跟她说:“咱们送了就回来。”
叶欣点点头,明白,“看一眼就回来。”
沈卓只当她是好奇心了。
她一向对许多事情抱有好奇心和探索欲,但也是知道分寸的。
其实本地人对被下放的两人都感到好奇,就算是身份敏感不敢接近,也会不经意走过,观察观察,远远看两眼。上次发工资的时候,几个医生凑在一起,还私下谈论过,其他人知道李光耀给开过药送去,还问过具体,沈卓当时也听了的,知道一些情况。
不过那都是刚开始的时候了,现在过了一个月,大家已经差不多习惯了,好奇的人就少了。
此时被下放的人和队里人处在一种相安无事、互不打扰的状态。之前因为这事带来的些许不安,也过去了,大家又恢复了往常的日子。
沈卓觉得叶欣能忍到现在才去,已经很克制,陪她去一趟也无所谓。
到了那边,远远地就看到一个老旧的建筑,三面用泥砖建了半围墙,一面空空的只有木栏杆,泥砖砌了有柱子支撑,也有不少木头柱子,顶上是密实的稻草和麦秆,间或有一些瓦片,透着一股杂乱和简陋的感觉。这就是大队的牛棚了,占地面积不小,里面集中养了二十来头牛。
在整体的大牛棚边上,还有两个圆顶小凉棚样式的,顶上也是稻草覆盖,下面木头支撑。有时候特殊情况,如母牛生犊子了,需要分开出来,就先安置在这小凉棚里。
二十来头,有水牛也有黄牛,平时小孩子割草只是一点点,不够吃的。看牛的也要去打草,间或轮流地赶着牛到边上吃吃草,活动活动。东边也是山坡,没什么人,一处水坑正好给水牛洗洗澡。东坡这边算是默认的牛群活动场,割草的小孩子都知道要去别处的。
当然,以上这些也还是不够牛吃的,牛群最重要的食物来源是地里收割过后储存起来的稻草、玉米杆等等。
牛是认人的,如今骤然换了人不熟悉,还不能牵出去放,怕出意外。所以目前,两个老人和所有牛都在牛棚这边。
叶欣和沈卓走近的时候,就被发现了。
两个老人站在牛棚门口,谨慎而沉默地看着他们。
这一对年轻男女,女的手中拎着一个篮子,男的手中拎着一筐草,大约能猜到他们是来送草的。但以往并没有他们。这年纪的年轻人应该已经在地里上工了才对,只有力气弱的小孩子才做割草这种比较零碎的活。
何况,这两个小年轻样貌实在出众,看着一点儿也不像乡下人。倒像是刚从城里来的。
叶欣也仔细打量了一番他们,两个老人,瘦骨嶙峋,面色憔悴,非常非常地落魄。他们看过来的目光带着戒备。不过还是有些不同的,一个似乎愤懑不平,一个则是沧桑无奈。
其实能解。听说之前生了病,吃得不好睡得不好,现在也不知道痊愈了没,这么恶劣的条件,生活状态肯定很糟糕了。
走近了,叶欣开口:“我们帮幺妞来送今天割的草。就是一个瘦弱的小女孩,她背着妹妹干活的。”
两个老人都沉默地点头,想来对那个小女孩有印象。
叶欣一转身,借着身体的遮挡,从篮子里拿了五六个煮鸡蛋,扔进草筐中,翻了翻草,盖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