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凤体初愈,也鸾车前驱。
筵席上,太子与二皇子均为天子举酒,恭贺父皇千秋万岁。
赴宴的臣子也争相庆功,歌颂圣德。
时彧藏在人群间,身形笔挺,戒备森严,眼观八方。
同僚有时都佩服他,从骠骑将军那么高的官位上跌下来,沦落到和他们这群人一起看大门了,看人家这宠辱不惊的模样,真是淡定得过分。
也不知道他是否还存着雄心壮志,想要一跃高迁官复原职。
全鸣桐自人群里发现了旧主,他搔着后脑袋,举起匏尊神情煎熬地走向了角门宫灯下,时彧的身旁。
“将军。”
他真的很羞愧,不知该如何面对时彧。
时彧看了他一眼。
全鸣桐对他敬酒:“京畿大营现在落在孙孝业的手里了,我们谁都不服他,就服你一个。孙孝业天天玩命儿似的操练我们不说,也不像将军你素来一碗水端平,论功行赏不偏不倚,总之,现在营地里挺乱的。你真的不回来么?”
时彧道:“我是陛下的千牛卫,而非你们的将军。”
全鸣桐真的不解:“将军,你一点都不后悔吗?”
时彧后悔。
唯一后悔的是,他为何没有早一日赶回家里,留住逃走的沈栖鸢。
两个多月了,她音讯全无。
时彧终于相信她是出了长安,他把自己所有的亲信都调出了长安城,让他们去城外探寻沈栖鸢的下落。
至今一无所获。
她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化作一缕山风,一抹微云,不见了踪迹。
沉默片刻,时彧摇头:“退婚,无悔。能留一命,已是圣上仁慈。”
全鸣桐知道,将军是个固执的人,他只好去了。
他向陛下一次次陈情大营现状,也一次次为时彧求情,请求陛下收回成命,让时将军官复原职,但陛下心硬如铁,就连他央求父亲上奏的折子,也被陛下否决批示了。
以他现如今的地位,毫无影响力,根本做不了什么。
陛下的寿宴,觥筹交错,起坐喧哗,宾主尽欢。
有人歌颂圣之诗,引龙心大悦,陛下看赏。
太后对一旁侍候在侧,片刻不离的琴师低声道:“你也前去。”
琴师怀中瑶琴横陈,面纱底下,女子抬起眼睑,微愕:“太后……”
太后自她背后推了一把,将琴师送入了场中。
琴师身段纤细窈窕,身着白衣,轻纱覆颊,本是不起眼的存在,恰逢园中起风,被山南的风吹拂着的庭中无数雪白鸢尾,纷纷扬起绿叶,吐露芳华,琴师站在满地白花间,霎时成了吸睛的所在。
一直紧盯着陛下的时彧,目光触及琴师。
距离太远,只能看到一抹雪白的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