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桑抱着细长柔嫩的双臂,像看一只可怜的小傻瓜似的睨向他:“自然是陛下了。我扒他老祖宗的风流韵事,不是公然掌掴他的脸嘛。谁家孝顺子孙能忍得下这口气?”
谢翊沉思着,片刻后轻声细语回:“也许,陛下并不是滥杀无辜的昏君,他并不觉得这是一种罪过?”
聂桑道:“你不是督造局的么?怎么也还保持天真,宫里都传遍了,那位陛下是个睚眦必报、锱铢必较的坏……我居然同你在背后妄议陛下。”
谢翊倒不知,自己与人为善的半辈子,竟然得到如此片面的评价。
摇头,无可奈何地叹息一声。
他将野史放在书案上,仍如昨夜那般,与聂桑相对而坐。
他开始仔细翻阅聂桑给他的野史。
只能说,不愧是野史。
此处的遣词造句过于俚俗,有时为了故作高深,又使些不合时宜的典故,经不起推敲。
说到后宫风流事时,笔触又如春宫般直白大胆,露出粗野下流的一面。
但,它却似乎有别样的魅力,能吸引人一直读下去。
做个打发时间的读物,倒是还成,用来以史明鉴,确是远远够不着那个高度了。
野史记载,高祖皇帝在一次行猎之中相中了臣妻,并借广成公主掩护,于罗帐间强要了臣妻,败坏君臣人伦。
当夜之事,女子的夫君业已知晓,二人因此感情渐离,原本她夫君打算忍气吞声,当作一切不曾发生,女子后又怀孕。
为了维系多年婚姻,女子屈辱地给自己下了打胎药。
但事情仍被其夫婿知晓,夫婿一怒之下休妻,将她送进了庵堂。
高祖追至不舍,几番出入庵堂,与女子周旋。
最终那女子不堪其扰,被高祖皇帝诱回。
但她自入深宫之后,再无音讯,从此销声匿迹。
这便是野史里记载的经过。
真真假假,难以辨明。
谢翊又翻看了另一本野史,其记载与这本大差不差,只在一些细节上略有出入,并互相补全,几乎足以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高祖皇帝,见色起意,君夺臣妻,天理难容。
看罢野史,连谢翊也不禁惊讶。
“原来,先祖竟有这么一段往事。”
谢翊一时脱口而出。
聂桑伸出一只柔软的手掌,在谢翊眼前晃了晃,柔声道:“你傻了啊,这是谢家皇室的先祖,你上赶着攀什么亲戚?仔细那位知晓了,治你个掉脑袋的罪过。”
谢翊回过神,凝神缓和地看向她:“你好像对陛下很有成见。”
聂桑否认:“是宫里都这么传的。给主子们当差,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小心驶得万年船嘛,毕竟当好了差事不见得有多少赏赐,事情做得不好可是杀头的罪过。”
谢翊只能推测:“看来娘子伺候的,是个喜怒无常的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