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有人能担当服务站的站长,以后服务站这些琐事就交由站长操心了。
而且第一个月的粮食必定要赊账,从顾客那里收回钱和票以后,才能给粮站结账,所以采购员最好能有点门路。
*
服务站那边只等着开业了,但吴峥嵘买照相机的任务却进展得并不顺利。
国内没有生产照相机的大厂,听说只在北京有个公私合营的小厂,参考徕卡照相机,仿制出了国产照相机。
但人家全年的产量还不到一百台。
产品在北京本地就被人抢购一空了,根本流不到外地来。
吴峥嵘托了不少关系,都没能买到照相机,大家都排队呢。
叶满枝心里的失望就别提了。
她当着吴峥嵘的面没说啥,还啵啵他好几口以示安慰。
可是到了亲妈面前,她就现出了原形,在家里唉声叹气。
“叹什么叹!我看你俩就是有钱烧的!那照相机是多金贵的玩意,哪个好好过日子的人家会嚷嚷着买照相机!”
“那我第一次出去玩嘛,我想拍点照片!”叶满枝没精打采地抓梨花的尾巴,又找补道,“我现在可是副主任了,去了其他城市,不得观摩学习一下人家的建设成果呀!万一能在遥远的广州,跟哪个街道结上对子,那我不得拍几张照片带回来,让光明街的群众看看呀!人家穆区长还说,让我旅途中也不要忘记学习,多记录人家的先进经验呢!”
“能找出这么多借口,也是难为你了。”常月娥嘟嘟囔囔,“你本来就不会过日子,这回嫁了一个更不会过日子的,你俩可真是,哎……”
早在俩孩子结婚之前,她就时常往16号院送东西。
她家这个小姑爷是啥样的人,她早就看清楚了。
且不说那满屋子的书,要造出去多少钱,毕竟那是人家工作和学习要用到的,光是姑爷家里那些大件,就很让她咋舌了。
时下的四大件,除了缝纫机,人家全凑齐了。
不但自己带一块手表,还给她闺女买了一块。
她在心里默默计算了一下,自行车、收音机,外加两块手表,少说得七八百了。
有这些钱干点啥不好?
所以,吴峥嵘这姑爷虽然哪哪都好,但是在她心里,那是顶顶不会过日子的男人。
叶来芽本来就想一出是一出,从小就这样,看见啥好东西都嚷嚷着想要。
这回遇到了更不会过日子的吴峥嵘,那可真是熊瞎子扎进了蜜罐里。
常月娥点了点她说:“照相机这事,就这么算了,你回去以后不许再跟峥嵘提了。你这次之所以能休假,那是为了去探亲,不是让你去旅游的!”
“吴峥嵘说就是旅游啊。”
“你还犟嘴!”常月娥叮嘱道,“你是新媳妇,第一次见他父母和哥哥姐姐,总要提前准备些拿的出手的礼物送给人家。你做衣服的手艺不错,我看你要不就给她父母做点什么。”
叶满枝刚从黄大仙那里得知棉布定额要减半,她哪舍得用她那点定额,给别人做衣服。
只含含糊糊地说:“我不做衣服,有其他东西送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