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院长拿起她的志愿表,指点道:“重点大学的十个志愿,你全报省大的专业,文学、外语、新闻、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你都写上,总有一个能录取你。”
志愿表总共两张。
一张是填报重点大学的,一张是填报普通大学的。
其他人还要在省内省外,教育部和地方院校之间挑挑选选。
但叶满枝只想报本省的大学,而本省只有省大一所重点大学。
所以,她可以把省大的所有文史类专业全报一遍。
听到这里,吴小姑插话说:“小叶,别听你爷爷瞎指挥,他根本就不懂填报志愿的事。他说的那几个专业,都算是省大的热门专业,每年的录取分数都不低,你要是对自己的成绩没把握就不要报。”
考生本人并不知道自己的高考分数,学校也不会对外公布录取分数线。
所以,哪个专业是热门专业,哪个院系的录取分数线很高,考生不得而知。
叶满枝也因此对院校和专业无从下手。
她听吴小姑科普了一肚子的报考经,而后按照爷爷说的,在第一张重点大学的志愿表上,全填了省大的专业。
不过,太热门的文学、历史、外语、哲学,她都避开了。
斟酌着在政治、经济和新闻方面填报了八个志愿,最后还剩两个空项,叶满枝又写了刚成立没多久的“机械制造企业经济、组织与计划”和“工业经济系”。
这些专业是学什么的,毕业以后能被分去哪里,她一概不知,反正她在单位从事过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相关工作,报考这些专业,会在录取时占有一定优势。
她的宗旨就是先考进去,其他的以后再说。
与那张重点大学的志愿表相比,普通大学的志愿她就填得很放肆了。
吴爷爷总给她一种,随便考,大家都能考上的错觉。
所以,除了省商学院、滨江财经学院、青年政治学院,她还想大胆地报考一个音乐学院。
不过,被吴峥嵘呵呵笑了两声后,她大脑恢复清明,没将这宝贵的志愿名额浪费在音乐学院上。
她不想把爱好当成工作,也没啥时间准备艺术考试,只能遗憾放弃音乐学院啦。
填报志愿的时候,她心里一直没着没落的,打好草稿以后,还特意给吴峥嵘和吴爷爷看了一眼。
吴爷爷挺满意,以叶满枝平时表现出的“爱学习”特质,他觉得孙媳妇一定能被前五个志愿录取。
但吴峥嵘对自己媳妇的底细还是比较清楚的。
看过重点大学的志愿表以后,建议她把“机械制造企业经济、组织与计划”这个专业放在最后一个志愿。
“这个专业是文理兼报的,要是真的被录取了,你还得去工厂参加金工实习。”
叶满枝非常听劝,连忙将这个专业放在了志愿表的最后,甚至还动了换个志愿的心思。
她长的是文科脑袋,喜欢带点浪漫色彩的东西,工科专业她真的吃不消。
叶满枝修修改改,把自己的高考志愿表交了上去。
区里跟她一起报考的几个调干生,看过她的志愿后,都感叹她胆子大,居然把志愿报得那么高。
叶满枝在吴爷爷的洗脑下,还隐隐感觉自己报低了呢。
可是她趁机看了别人的志愿表,发现人家几乎都填报了专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