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彻的话,众人皆是微微一愣。
奉国的文官都是从哪来的,他们可是再清楚不过了。
除了少部分流落到关外的落魄世家和寒门子弟外,其余人要么是被绑过去的,要么是被忽悠过去的。
反正就是连蒙带骗,用尽手段。
李彻对此也从不掩饰,他知道自己做了不好的事情,很多人都是迫于自己的威胁才不得已加入奉国。
但,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当初的那个情况容不得自己三顾茅庐,用正规的手段请人才。
李彻知道自己绑人不对,但若再给他选择一次,仍会让秋白他们去绑!
主打一个,知道错了,下次还敢!
而大庆的武将则完全不同,要么是像胡强这样的铁杆亲信。
要么是王三春这批罪徒营出身的,都拿李彻当做救自己脱离苦海的恩人。
李彻从未做过对不起他们的事情,故而武将都会以死相报,征战牺牲的也都是武人。
相比之下,文臣们的日子就好多了。
他们要么成了纯粹的学者,要么成了有权在手的官员,在奉国也过上受人尊敬的生活。
唯有秦旌一人,牺牲在了奉国大兴的路上。
固然他也有错,但那些过错也随着他生命的结束,消失殆尽。
以身殉国者,生前之罪自降数格!
初冬的寒风掠过帝都的街道,大雾笼罩,连天空都显得朦朦胧胧。
李彻换了一身素色的衣服,披着沉重的黑色大氅,走出奉王府。
他剑眉紧锁,目光中带有一丝复杂。
胡强、秋白、霍端孝几人小心翼翼地跟在身后,皆是沉默无言。
秦府也在东市,但距离奉王府很远,在东市较为偏僻的地段。
秦家也算是书香门第,称不上世家门阀,但祖上也出过几个三四品大员。
但秦家家风颇严,属于那种死板地遵守圣人道义的家门,而不是将圣人之言当做科举做官的手段。
或许也只有这样的家庭,才能教导出秦旌那样倔强的人。
秦旌生来就是文臣,文臣为国事而死,那本不是他的宿命,却是他的选择。
行至秦府门前,李彻忽然停住了脚步。
“殿下。”霍端孝上前一步,“要么,还是让臣去吧?”
李彻沉吟片刻,摇了摇头:“去叫门吧。”
一旁的秋白走上去,轻轻扣门。
不多时,一名走路颤颤巍巍的老仆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