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她推门将去,晋王忍不住道:“别忘了木樨花。”
从萤应是,接过侍女递来的油纸伞,落地后转身,却见城楼斗拱的另一端,有一人正驭马而立,静静看着她。
明朱色的氅衣被蒙蒙雨雾洗得冷艳,如杜鹃啼血。外披金甲熠熠,身后扈从如流,仿佛敛尽了晦暗天地间的秋晖。
倾山倒海,烈烈灼目。
与他对视的瞬间,从萤握紧了伞骨,心道:真是背后说人,当面撞鬼。
*
谢玄览今日出城缉捕逃犯,本打算连夜就地审问,刑架刚摆开,尚未来得及烧烫烙铁,守城门的禁卫前来报信,说晋王的车驾出城去了。
谢玄览对此颇感兴趣:“他不是正闭府整治奴才么,这是又起了什么兴致?”
信使说:“远瞧晋王身边的侍卫并非等闲,兄弟们不敢擅作主张跟踪。”
“无妨,他总要回城。”
谢玄览命人把逃犯连同刑具一起收拾罢:“咱们回城等着他。”
回城后安置了逃犯,正值大雨瓢泼,谢玄览站在城楼上避雨处饮茶,低眼瞧见一个壮年男仆挟着两把油纸伞,急急忙忙要出城去。
这是姜家的马夫,去姜府解围那天,谢玄览瞥见过一眼。
他向身边侍卫示意了一下:“去问问他给谁送伞。”
侍卫领命而去,半炷香后回来禀报:“那马夫说,他家四小姐上山拜庙,马车坏在山路上,主人家不肯让他再牵新马,他只好带两把伞去接应。”
谢玄览听罢说:“看来姜老御史死后,这位姜四姑娘的处境堪忧啊。”
挥挥手放那马夫出城,忽然却又问了一句:“拜哪座庙?”
侍卫答:“青芦山玄都观,年轻女郎都喜欢去求姻缘。”
青芦山正是晋王车驾离去的方向。
姜老御史生前的折子里斥晋王无用,想也知道他对姜家人的态度不会好,倘若狭路相逢,难免有为难之举。
谢玄览搁下茶盏,欲提起燕支刀下城楼,想起从萤对谢氏的态度。
不食周粟,敬而远之。
便又折回身,继续饮那盏落了雨水的茶。
侍卫正百思不得其解,忽听他低声道:“我何必看她的脸色行事,她要躲着走,我偏要去旁观,且看她如何巧言令色。少不得又要劳我出手,欠了人情,才好谈退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