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奉天殿上,
群臣上早朝。
老朱心情愉悦,感觉大明朝站稳脚跟了,下一步就可以北伐,彻底打垮北元,解除边患。
但最近事情太多了,大多数朝臣都不敢说话。
老朱说了一会儿,就想散朝。
这时,
都察院一个副都御史忽然出列:
“皇上,臣有重大案件上奏。”
哦?
“拿来。”
太监送过来,是一叠完整的案卷。上面还有刘伯温亲自阅看的签押。上面写着:
【御史张文德收民间士子状告楚王殴死王府主簿民告御状被劫案】
楚王打死人?
老朱只看了一眼,准备把案子扔给宗人府,但忽然瞥了一眼,看到“民告御状被劫”几个字。
啪的一声!
他猛拍桌子。
“反了吗?”
啊?
群臣已经好一阵子没见老朱发飙了,这一下噤若寒蝉。
大明朝的都察院办案,相对独立一些,因此汪广洋、李善长都还不知道,这时太监送过来,两人稍稍翻了一下,瞬间面面相觑。
汪广洋一下子就怔住了——
怎么有点怪啊?
这么详细的证据,怎么可能在楚王的眼皮子底下拿到的?
他毕竟是办过无数案子的人,深知要做好这样一个人证物证齐全的案卷,要很大的力气。尤其是告御状的那个人的口供,又怎么可能搞得到?
李善长也是一个心思——
楚王那点脾气,谁不知道?打死王府主簿,一般按照宗人府的条例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在朝堂上告发。
那个副都御史之所以告发,是因为有人送到督察院了,他不得不在朝堂上告藩王。如此一来,连刘伯温都只能签押办理。
但问题是,李善长一下就看出了事情的诡异——
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