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生说道:“道生嫂子你去吧,我就陪二位客人坐会。”
那妇人闻言,赶紧从墙上拿了斗笠一戴,就出门去了。
卢林和那玉生闲聊了起来,这南源村是从安成迁过来的,有四五百年了,再往前也不太清楚了,再说及道生家的事情,老者玉生也不是很清楚了,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道生的公公先是回到庐陵城,回来过南源村一趟祭祖。
再十年后道生的父亲,万初公举家搬回村来了,就盖了这屋子,那会儿,道生的公公应该是去世了,道生那会好像只有五六岁,大了就在南源娶妻生子,那妇人是道生的妻子,是附近宜丰村的,姓刘来着,道生的妹妹晚了一年嫁到亭前村去了,道生的父亲,万初老人身体一直不太好,在道生二十九岁的时候去世了,去世时是六十二岁。
卢林再问及道生家如今的情况,道生有一儿两女,儿子叫做中冠,大一些,有二十七了,娶了官塘村姓罗的女子为妻,目前中冠有两个孩子,一个儿子叫做弘春,一个女儿叫做叶子,如今中冠的妻子还有身孕在身了,明年生。道生的大女儿嫁到隔壁下院村去了,小女儿年方十八,许了山塘村的人家。
说完了这些,卢林顺带问及了隔壁那古香古色的老宅子的情况,原来这是个前朝举子的宅子,没有中到进士,就回来教书育人了,在村里有些名望,颇受尊重,后人也就十余年前出过一个秀才,一手大字写得极好,这祠堂的对联,每到过年都是秀才来写的。
差不多说了有半个时辰左右,那道生的妻子刘氏回来了,后面跟着几人,前面一人约莫快五十了,肤色深褐,进来后,玉生就站起来说道:“道生,你回来了正好,这两位客人是从汀州来找你的,我这就回去了。”
卢林仔细看了一下前面那人,和三叔不是太像,但细看又似乎有些像,三叔这几年似乎是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当初从神龙溪谷回来时候的样子。
前面那人愣了一下,看了眼卢林和姜星冉,有些疑惑说道:“二位贵客是从汀州来的?”
卢林说道:“小子见过道生叔。”
姜星冉也跟随说道:“见过道生叔。”
刘氏说道:“玉生哥,我这就去做饭,你就在这一起吃了饭再回去。”
玉生摆了摆手说道:“道生嫂子,不了,我还放了牛在后山,这差不多也该牵回去了。”说着就朝外面走了。
这时跟着道生后面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汉子,还有一个二十三四岁的女子,两手各牵着一个五岁左右的男孩,一个三岁左右女孩,最后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
道生脱下粗布外衣递给刘氏,然后说道:“二位贵客坐下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卢林和姜星冉闻言坐了下了。
那两个孩子躲在他们母亲身后探出头,眼睛清亮带着好奇的看着卢林和姜星冉。
道生坐下后说道:“不知这位公子和小姐贵姓?”
卢林说道:“道生叔,在下姓卢,这是我娘子。”
道生听着愣了一下,又思索了一下,说道:“你们从汀州过来,是因为我祖父?”
卢林想了想,说道:“道生叔,令祖在汀州为太守时,家祖父曾是太守府幕僚,在汀州之时看过一些记载,说令祖父告老还乡,回了南源,这次小子刚好路过,就过来拜访一下。”
道生说道:“卢公子,其实家祖父去世之时,我尚年幼,并不知道什么,家父去世前也未曾和我说过什么汀州之事,家母是庐陵城的人,却是得了病,比家父还早去世,记事起我就是在南源村……”道生低头头想了想接着说道:“已经是有四十三年了,我也不知道家祖父是汀州太守。”
卢林说道:“汀州记载令祖父在汀州当了十四年太守。”
道生说道:“卢公子,家祖父当了什么官这些都过去了,都是先人的事了,不提也罢,我也只是一介村夫。”
卢林笑了笑说道:“道生叔,当年家祖父曾受太守照拂,我也只是顺道过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