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寒江非常骄傲的把裴停拉到人群最前头:“这几个月我叫裴停学了如何管账,我相信全村找不出一个比他管账管的好的人,不服气的人站出来,跟他比一下。”
裴停一听这话也瞪圆了眼睛:“我什么都没准备,你咋不早说。”
沈寒江:“不准备才真实,谁瞧不上我家夫郎,觉得他不行,出来对比一下,看看你多厉害。”
他这话一出,还真有几个人站了出来,还要拿算盘和纸笔,跟裴停比一下。
“要什么纸笔,要比就比口算。”沈寒江让他们站到前头来,让底下的村民们出题,“你们几个抢答。”
他还叫人专门拿了算盘在旁边算正确答案,验证一下裴停算的准不准。
一听是口算,他们心中都有些打鼓,不过裴停一个哥儿都行,他们怎么就不行了?
裴停总算明白了,为什么这段时间沈寒江一直训练他口算,还都是特别难得数字,有些靠加减乘除法,有些靠公式,练得他都吐了,还好沈寒江总夸他在数学上有天赋,让他自信心猛增。
底下人倒也没有出什么太难的题,有问五十八加二十九等于多少,三百四十五加七百九十八等于多少。
还有出题问他一坛子就三两银子,出了三百坛的酒,除去成本赚了多少,每个股东分多少钱等等的应用题。
其他参赛选手听到那个三百四十五加七百九十八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骂娘了,说出题的人捣乱,可是裴停眼睛一转就算出了数,快速的说出了正确答案。
后面的题也答得飞快,沈寒江说他:“要不是因为太紧张,答的能更快。”
众人:“……”
“我不仅教了他怎么算数,还教了他怎么写账本,这个账房,他怎么就做不得?”沈寒江说罢看了看旁边几个参赛的人,从里头挑选了两个年级请脑子好使的,“你们两个给裴停当助手,以后让裴停叫你们做账。”
那两个年轻人指了指自己,“让停哥儿教我们吗?这不好吧?哥儿和男人授受不亲的……”
“工作而已,又没让你们干别的,还是说你们藏了龌龊心思?”沈寒江冷冷的问他们。
那两人赶忙摆手,他们比赛输了也能做账房,高兴还来不及呢,族长都没有不乐意,他们还在意什么,“我们没有别的心思!谢谢族长给我们的机会,我们一定好好干。”
找工人都散了之后,站在人群后头的沈奇南久久都回不过来神,沈寒江竟然把裴停的身世说给他听了?他就不怕裴停心野了,觉得他这个乡下汉子配不上他了,拿着遗产跑了?
他竟然还教裴停读书认字算数记账,就不怕这哥儿有本事了跑了?
不过今日的裴停意气风发的样子,倒是有些好看……
回到家,沈奇南看到裴珍宝,这个干啥啥不行的哥儿,对比之下,他连裴停的万分之一都比不上,他都后悔怎么去了这么个东西,还不如当初将错就错把裴停取回来。
秋天的时候,全村都把自家的粮食运到了酒厂来,其他几个村子听说他们这边收粮食,并且每十斤比县城里高一文钱。
虽然一文钱不多,但是也不能小瞧了去,一来是他们占据了时间和地位置的优势,各村离得近,就算比县城价格低,不少人图省事也会过来,毕竟去县城要么自己挑着担子过去要么就是用牲口拉车过去,又累又费时,还会被县城酒厂的掌柜瞧不起,那掌柜看人下菜碟,给每个人的价格都不一样,看到老实一些的人就会把价格压的非常低,看到不好惹的就正常价格。
而沈寒江却不一样,他的价格公开透明,谁来了都一样,只不过他资金有限,放出话去,先来的给钱,后来的就先欠着,过年的时候还账。
若是选择过年的时候再结账,可以每五斤多给一文钱,送二两酒。
虽然大部分人还是更喜欢要现钱,可是沈寒江给的价格实在太诱人,有人去县城问过价格了,今年压得价格比去年还要低一些,而沈寒江给的价格是按照去年的算。
沈寒江又是族长,以他的身份,更有信服力,而且他们的厂子那么大,也跑不了,更多人选择将粮食赊给他们。
裴停还担心,他这个酒厂吃不下那么多村的粮食,但是沈寒江想的是将县城的酒厂给挤倒,甚至以后可以收购回来。
他跟各大酒楼谈了,以批发价格给他们,价格比县城的价格低了一半。
虽然也赚钱,但是赚的并不多,村里不少人觉得沈寒江这是赔本赚吆喝,有些不满意了,明明一样的东西,难不成就因为他们是村里的酒厂,就要比县城里的买的便宜不成?